礼记·孝经译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 > 经部 > 礼记·孝经译注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2639684
  •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作者:贾德永 编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丛书 七十部精选经典文存 全七辑囊括经史子集 儒释道独领诸子百家 汇聚青年学子才力 萃取中华文化精华 双色译注版 **辑出炉

 
内容简介

  《礼记》是对《礼》进行注释的文章汇编,本书以戴圣选编篇章为主。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解释先秦的礼制、礼仪,涉及祭祀、文艺、历法、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孝经》主要阐述了孝道的重要内涵,对“尊老,敬老,养老,送老”的孝行作出规范,以指导世人。

作者简介

贾德永,男,1987年6月生,山西朔州人。2009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师从黄怀信先生攻读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研究领域:先秦文献、儒家文献。受乾嘉朴学之影响,尤好训诂,笃志于我国传统文化。

目  录
前言
礼记
曲礼上
曲礼下
王制
礼运
学记
乐记
祭义
经解
儒行
冠义
昏义
前  言
  《礼记》
  一、《礼记》的书名
  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为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记”是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西汉时,《仪礼》取得了“经”的地位,而当时的《礼记》只是从属于《仪礼》,到汉末才独立成书,并逐步取得了经典的地位,影响越来越大。
  《礼记》一书的得名,据目前材料,始于西汉刘歆,《汉书·韦玄成传》云:“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曰:《礼记·王制》及《春秋糓梁传》,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在西汉,时人也称《礼记》为《礼》或《记》。魏晋以后,《礼记》又有《小戴礼》之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或”礼记“在两汉时并非为今天我们所见的四十九篇本《礼记》的专名。当时的,《仪礼》也称《礼记》,因为《仪礼》一书中既有经,又有记,故有此名。如《史记·孔子世家》曰:“故《书传》《礼记》自孔氏。”这里的“《礼记》”就是指《仪礼》。又《汉书,儒林传》曰:“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这里的《礼》也指《仪礼》。因此,要特别注意理清《仪礼》《礼记》两书的渊源,避免误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冠义
  题解
  郑玄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本篇是对《仪礼·士冠礼》的具体阐述,并阐发冠礼的意义。
  冠礼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典礼,表示男子已经成人。本篇和以下五篇都是对《仪礼》的解释,以说明冠、婚、射、乡、宴、聘这六种礼仪的含义,此六礼为古代天下通行的礼仪。以本篇作为六篇之首,是因为这六礼都是成人所行之礼,而冠礼则是成人的开始。
  1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译文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礼仪。礼仪的起始,在于举止得体、神态端庄、言辞通达。举止得体,神态端庄,言辞通达,然后礼仪的要素才算完备了。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而后礼仪才算确立。因此,举行加冠礼之后,服饰才会完备,服饰完备之后,才能举止得体,才能神态端庄,才能言辞通达。所以说:“冠礼,是礼的开始。”因此,古代圣王都非常重视冠礼。
  2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

书摘插画
插图

 礼记·孝经译注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