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222
  • 字 数:245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20091614
作者:潘建 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编辑推荐

    潘建专著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以西方女性主义整体发展为背景,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为基础,以伍尔夫的相关文本——大部分长篇小说、部分短篇小说、政论文、部分散文随笔、通信、日记等为对象,对伍尔夫的性别差异思想及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的再现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

 
内容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采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以西方女性主义整体发展为背景,以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为基础,以伍尔夫的相关文本——大部分长篇小说、部分短篇小说、政论文、部分散文随笔、通信、日记等为对象,对伍尔夫的性别差异思想及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的再现进行全面考察和研究。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作者潘建首先紧扣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三次浪潮和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试图在历史的脉动中,把握其女性主义思想的主旨及其贡献、影响和地位,做到“三结合”:伍尔夫与西方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研究相结合,伍尔夫的生活与创作相结合,伍尔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讨论伍尔夫妇女写作观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家庭天使”、“女性句式”和 “雌雄同体”等,并由此出发,大量运用文本资料,借鉴前人和时贤的研究成果,从女性同性恋情感与性体验、女性史的缺席与重构、解构父权中心体制等方面来解读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内容、特色,以及运用到文学写作与批评后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方法与对象
第二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性主义
   第一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
    1.伍尔夫与第一次浪潮
    2.伍尔夫与第二次浪潮
    3.伍尔夫与第三次浪潮
    第二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性别差异思想
    1.性别差异概念
    2.性别差异表现 
    3.性别差异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妇女写作
    第一节  “家庭天使”与妇女写作
    1.“家庭天使”形象
    2.“弑母”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  “女性句式”与妇女写作
    1.妇女写作的难题
    2.“女性句式”与写作实践
    第三节  “雌雄同体”与妇女写作
    1.“雌雄同体”概念 
    2.“雌雄同体”观与小说创作
    3.“雌雄同体”的文学意象
第四章  女同性恋情感书写与身体写作
    第一节  女同性恋情感书写
    1.女同性恋情感的表现形式  
    2.异性恋主流文化夹缝中的呻吟者 
    3.女同性恋文学创作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  “黑暗大陆”:女性身体写作  
    1.物化的身体 
    2.女性欲望写作  
    3.返回母体
第五章  女性历史的缺席与重构
    第一节  追寻失落的“母亲家园”
    1.失落的女性历史与传统
    2.追寻女性历史与传统
    第二节  重建“母亲家园”
    1.为历史“补遗”
    2.“虚构”历史
    3.从失语到“喧哗”  
第六章  父权中心解构
    第一节  在边缘与中心之间
    1.公共/私人领域关系及其批判
    2.跨越边界:从边缘走向中心
    3.模棱两可与自我矛盾
    第二节  虚化中心:从内部解构父权中心
    1.空虚的中心
    2.解构中心
    3.置换中心
    第三节  “局外人”与“局外人社团” 
    1.伍尔夫夫妇的“局外人”身份
    2.“局外人”文学群体形象
    3.“局外人社团”
结语:超时代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参考文献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名称缩写对照表
附录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平简表
附录二: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
后记

 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