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中医治则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1997年09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0137143
作者:周超凡 著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年09月 
内容简介
中医治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对保持健康、祛除疾病、恢复健康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是预防、养生、治疗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上承诊断、下启治法,联系临床,是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
中医治则导源于《内经》、《难经》诸书,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为中医治则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其他内容相比,仍处于滞后状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言难尽的。有鉴于此,希望有关主管部门重视中医治则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尽快改变目前滞后的状况。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自1985年秋建立治则治法研究室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治则理论的整理与系统研究。在1991年夏出版了《历代中医治则精华》一书,对中医治则研究产生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先后主持召开了1~4届全国中医治则治法研讨会,促进形成了一支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队伍,培养了20多名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生、进修生。通过他们的工作使中医治则基本理论问题得以阐明,中医治则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作者简介
周超凡,1963年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至今。从事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并与现代生药药化药理相结合。   1985年创建中医治则治法研究室并任室主任,编著《历代中医治则精华》,培养研究生20人。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20部。研究员
目  录
者论
 1.治则和治则学的含义
2.治则学的发展源流与规律
3.治则学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4.治则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篇 治则学的理论基础
1.古代哲学思想
2.中医治疗思想与治疗原则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篇 基本治则
1.治未病,既病防变
 2.治病求本
 3.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4.扶正祛邪
 5.标本缓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篇 治则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医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医学作为古代人民和古代医药学家对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与科学,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对其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每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和科学文化,都渗透到中医学中,推动。促进着中医学的发展。电医治则作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有其认识的依据和理论基础的。因此,研究治则学的理论基础,可以从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角度,更高层次的揭示中医治则的本质与规律。
  1 古代哲学思想
  1.1 唯物观
中医学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本源物质,这一点和萌芽于西周、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思想是一致的。它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第一性的,如《国语·周语》中曾记载,天地间存在着阴阳两种气,这两种物质力量的平衡是自然界稳定的因素,若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异常的气候变化。
而中医学认为,“精”这种物质是生命的根本。《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就是这种认识的具体体现;《灵枢·本神》日:“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

 中医治则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