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9066432
作者:范伯群 著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作者简介
范伯群,1931年出生,著名学者,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休后,受聘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为特聘专职教授,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科研工作。 曾与曾华鹏合撰《鲁迅小说新论》、《郁达夫评传》、《冰心评传》等多
目  录
序:范伯群教授的新追求和新贡献(陈思和)
我心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
开拓启蒙·改良生存·中兴融会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历史发展三段论
《海上花列传》: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点的“向前位移”问题
在“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分论易整合难
——探求多元共生文学叙事王国之建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小说期刊现代化之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现在进行时”
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互补关系
中国大陆通俗文学的复苏与重建
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肇始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远远超过20世纪21世纪之交的成就。因为前一个世纪之交正值中国文学的转型期,也即从古典型转化为现代型。这种划时代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后一个世纪之交,文学没有发生什么“质”的变化,也没有什么标志性的作品的出现,就这样平平稳稳(也许可以称作平庸)地跨过了庄严的世纪之线。可是前一个世纪之交是以“小说界革命”为龙头标志作腾越式前进。它的标志性文章是几道(严复)与别士(夏曾佑)发表在1897年天津《国闻报》上的《本馆附印小说缘起》。严复当时正翻译好《天演论》,而这篇“缘起”简直可称作《天演论》的文学版。严、夏二人是有世界性的视野的,也懂艺术规律。但是这样一篇连载了十多天的长篇大论的重要文章,竞用了这样一个“事务性”的题目,使我感到非常可惜。另外还有一点应该提及的,“本馆”究竟附印了哪些小说呢,查一查竟一篇也没有。梁启超在一则《小说丛话》中说:“天津《国闻报》初出时,有一雄文,日《本馆附印小说缘起》,殆万余言。实成于几道与别士之手。余当时狂爱之。……《国闻报》论说栏登此文,凡十余日。读者方日日引领以待其所附印者,而始终竟未附一回,亦可称文坛一逸话。”①另一篇标志性的文章是梁启超于l902年写的。实际上是《新小说》的发刊词。我们不得不佩服梁启超,他不愧是一位宣传鼓动家。他的文章的题目实在叫得响亮:《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如果他也用《(新小说>发刊词》、《创办<新小说>缘起》之类,就没有现在的题目的效果了。这两篇标志性文章引进了外国先进的小说观,也强烈地提出了小说“新民说”。
  ……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