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范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物合集 > 民国范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44097
作者:邵盈午 著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2月 
内容简介

  《民国范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范儿是一种精气神,是“一种趣味、一种风尚、一种美学”。本书所论及的林纾、梁济、沈曾植、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刘师培等18位名人,志业相殊,神貌各异,皆为清末民初活跃在学界、政界、军界、宗教界的重量级人物,引领了民国时期的国人的精神风貌、气节气度,可谓“民国范儿”。作者在本书中力求纠正被既定模式或“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历史误读,打捞沉积的细节,复原那些尘封既久、聚焦模糊的“历史记忆”,彰显其潜德之幽光。

目  录
前言
林纾:悖逆是民国的一道风景
 一时译名传海内
 拼此残年以卫道
 含谟吐忠
梁济:忧端澒洞与天齐
 以纯儒自励
 “必将死义,以救末俗”
 无理性的理性
沈曾植:一叶警秋
 硕学通儒
 “道情拯溺平生意”
 年年心绪凋残尽
王国维:昆明池水至今寒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林纾:悖逆是民国的一道风景
    对于林纾其人,史墨眷顾最多的,即集聚在他身上的那一系列悖逆性构成:不识外文,却成为清末民初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家;赞成维新,誓做“共和国老民”,却成为清朝遗老,并以年近七旬的高龄,ll次去光绪皇帝陵上祭谒。此类事流传甚广,随便拈举一端,便可成为老先生的一尊名片。以故,在对林纾其人进行评价时,学界使用最多的不外乎“傲慢”、“偏执”、“保守”、“顽固”之类的字眼。    但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放下批判的立场.以一种语境还原的方式,藉“同情之理解”对其进行心态重构,细解民国这一道悖逆的风景。
  一时译名传海内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侯人。林氏得享大名,乃至对近代文化史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启近代翻译西方文学之风。他虽不谙外文,却长于古文,兼擅诗词、绘画、戏曲。从最初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起,直至逝世前,他总共翻译外国小说183种,1200多万字。其中涉及英、美、法、俄、挪威、瑞士、比利时、西班牙、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作品,译介了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大仲马、小仲马、易卜生、塞万提斯、托尔斯泰等许多世界著名作家作品。林氏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仅凭口译者的口述,即能“耳受手追,声已笔止”,且译笔生莲,灵动传神。尤其是他所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今译《茶花女》),风行大江南北,一时有“外国《红楼梦》”之称。严复在1904年所赋留别林纾诗云: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足见其影响之大。胡适曾盛赞林氏翻译上的成就:  “古文不曾做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成百余种长篇小说,并使许多学之之人,亦用古文译长篇小说。古文中本少滑稽之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欧文与迭更司之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伽茵小传》等书。古文之应用,自司马迁以来.未有如此之伟大成绩也!”  (王森然:  《近代名家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9页)钱钟书回忆他在十一二岁的情形时说道:  “我事先也看过梁启超译的《十五小豪杰》、周桂笙译的侦探小说等,都觉得沉闷乏味。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钱钟书:  《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译书虽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作为一种主体行为,通过译者所译之书,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曲透出译者的文化眼光和主体价值取向。如1905年,为配合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林氏翻译了美国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Stowe)的《黑奴吁天录》,在该书跋中,他自谓翻译此书是“触黄种之将亡……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他认为,警醒国人、启迪民智是当务之急,而“西方多以小说启发民智”  (林纾:《译林叙》,  《译林》1901年第1期)。因此,林氏译介外国小说,多以救亡图存为旨归。
  ……


 民国范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