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57252
作者:肖远平,刘洋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2月 
内容简介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从剖析贵州民地区乡村文化与农民社区认同关系的研究目标出发,基于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农民社区认同的现状调查,结合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功能需求与本土实践,分析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的关系,建构总体性的关系模型并进行理论诠释;探索以增强贵州民族地区农民社区认同为目标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之具体途径和方式,提出当代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与制度创新路径,以及现实的可行方案。
目  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缘起
一、背景
二、意义
第二节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二、关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
三、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
第三节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创新之处
第二章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农民社区认同的基本内涵
一、认同
二、社区认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文化是有生命的东西,单纯的静态保护不能够达到本质上的保护,只会将文化固态化,导致名存实亡的情况出现。为此,经过反复调研、论证,2002年7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就颁布了《贵州省乡土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和2008年,贵州省民委与教育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与《推进意见》。同时,在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又一次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乡土文化教育的意见》。与此同时,各级市、县、区政府都陆续颁发了关于乡土文化教育的保护和发展的意见,并严格在各个地区执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民族民间文化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是贯彻执行《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即寻求在学校教育的支持下,将“静态”的民族文化保护方式转化为“动态”传承并且发展的方式。
  第二,忽视农民社区认同到强化农民社区认同的转变。民族民间文化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糟粕,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被认为是阻碍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发展的障碍,这种事实上忽略民族民间文化对农民社区认同的文化观,无疑极大地促使农村社区出现认同危机。直到2000年以来,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用民族节日的凝聚力,用宗教仪式召回分散各地的族人回乡聚会,用民族文化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和开发绿色产品,表现出重建精神社区的极大能动性和潜力。此外,贵州民族地区还大力宣传本地区文化,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前来,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和研究。截至目前,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个案的学术论文已有数万篇,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个案的硕博论文有数百篇,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农民社区强化社区认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