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秦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工具性价值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殷周秦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工具性价值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2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53704
作者:胥仕元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内容简介
  《殷周秦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工具性价值研究》基本观点如下:王权至上导致家天下局面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现实生活。君主专制固化了君、臣、民等级关系,直接影响了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实施;敬天保民治国思想是执政者对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在中国历史上第壹次从理论上说明了朝代更替的缘由,并由此开始重民。民本思想是敬天保民思想的自然接续,其实施主观上是为了巩固统治,客观上有益于民众生活,并为善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克己复礼主张以礼治国,主张建立一种有序的社会秩序。隆礼重法希望构建一种德刑兼用的治国方略,具有德法并用治国的先导作用;无为而治是一种治国理念,主张顺应自然而不强行干预,是对有为政治导致的各种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独尊儒术作为治国的主导思想,极其深刻地影响到汉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社会生活、知识分子仕进,乃至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等诸多方面;谶纬之学以经学为宗,兼收阴阳五行、术数等等,成为特定时期统治者指导实践的特殊思想意识。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王权至上”到“君主专制”的国家治理思想与工具性价值
第一节 “王权至上”治国思想的确立与工具性价值
一、先秦王权至上治国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王权至上思想的工具性价值
第二节 “君主专制”的理论阐释与工具性价值
一、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理论阐述
二、君主集权与专制思想的工具性价值
第二章 “敬天保民”到“民本”的国家治理思想与工具性价值
第一节 “敬天保民”思想的理论阐释与工具性价值
一、敬天保民思想的理论阐释
二、敬天保民治国思想的工具性价值
第二节 “民本”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阐释与工具性价值
一、民本思想的理论阐释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还有只做说明而未定真伪的,如周予同先生认为“《尚书》在诸经中是纠纷最多的一经;因为其他各经,只有字体的异同,只有经说的争辩,而《尚书》则经典本身就有或真或伪之别。”
  但从严肃的学术角度而论,古文《尚书》的真伪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我们暂且不把其作为论证其他观点正确与否的论据对待。而除古文《尚书》的记载之外,很难找到其他材料参考,因此,至少目前不能把夏代就有民本思想来支撑其他学术观点。
  商代已经有文字记载,甲骨文的大量发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材料。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的灿烂和辉煌。统治者祭祀、农耕、狩猎、出征打仗等重大活动都要进行占卜,留下的文字记载给人们述说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战争和社会生活,但现有研究表明,在大量的甲骨文中有“仆”、“妾”、“臣”、“众”等对民众蔑称的字符,没有发现“民”字,这并不能武断地说商代文字中没有“民”,而是说在涉及重大事件的问题上没有“民”字,至少说明对民不重视。对民不重视,就谈不上以民为本。所以,可以说,商代不存在民本思想。
  细加分析,商代最终相信的是“天”的力量,其他不论,仅商代的最后一个君主在即将灭亡时,仍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显示出他认为是天没有保住他的王位,而不是因为其残暴统治造成牧野之战兵士阵前倒戈毁了其江山,这完全看不出一点重民的味道。

 殷周秦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工具性价值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