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标准历史3(必修) 新教材新学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高中通用 >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3(必修) 新教材新学案

  • 版 次:1
  • 页 数:205
  • 字 数:278000
  • 印刷时间:2007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7187582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分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历史室 策划组编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内容简介
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在一些省、自治区实验推广。为了配合课标高中教科书实验区的教学需要,完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高中教材的立体化开发建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分社和人教社高中各学科编辑室共同策划组编了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使用的丛书——《新教材新学案》。
《新教材新学案》努力在两个方面出“新”:一是在内容的选择上*限度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处理好基础与应试的关系,挖掘和“放大”教科书的闪光点,以体现教科书的新之所在;二是在呈现方式上*限度地体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改目标,采用新颖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消疑解惑,巩固所学知识,激活创新思维。
参加《新教材新学案》这套丛书的编写者既有人教版课标高中教科书的编著者,又有实验区以及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师和教研人员,大家有这样一种希望,即将德育、美育、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纳入到《新教材新学案》之中,为学生提供一套有新的教育理念的、与教科书紧密配合的、能够解学生学习之“渴”的高水平精品图书。
目  录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7课 启蒙运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历史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就出现群星璀璨的“诸子百家”和错综复杂的“百家争鸣”局面。“诸子”是指各种不同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百家”是个泛称,言诸子之多。“百家争鸣”,则是指诸子各家之间所展开的互相诘难、互相论辩的生动学术局面。 。
、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水平比以前发达,天文、历法、数学有了新突破,医学、地学、工艺学等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成就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斗争交织在一起,使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变动。这些矛盾包括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的矛盾,农民阶级和没落奴隶主的矛盾,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手工业者与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的矛盾等等。他们都要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寻找自己的代言人,推销自己的主张。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士人的解放,这是“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原因。春秋以来,私学兴起,在私学中培养出一大批土人,齐稷下学宫是齐威王、宣王时期东方各国文士聚集活动的场所。先后来学宫的著名学者就有邹衍、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苟卿也曾游学于稷下学宫。……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3(必修) 新教材新学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