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精)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教育家 >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精)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轻型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381956
作者:丁晓平 著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编辑推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蔡元培所处的时代,风云际会,变化骤然。作者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了一些少见的资料,布局合理,取舍得当,线索与内涵清楚,叙述语态客观平和,历史的氛围被形象地烘托出来,生动传神地呈现了传主所处时代多姿的文化生态,有历史感和道义感,是近代史式的写作,有一定的历史厚度。作品没有简单的价值判断和主观的情感渗透,对蔡元培的弱点并不回避,“世范人师”的品格和宽容大度的精神,在文字间得以再现,细致精确,其生命历程闪光点的存在都于此呈现出来,尽展个性风采,把人物立体化了,尤其是传主“一介书生,百万雄师”的气概,读来心波激荡。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蔡元培的传记。
  本书以震醒、寻路、蜕变、滥觞、播种、激荡、歧化、修远八章,以丰厚的资料、严谨的结构、细密的手法、朴实的语言,精确地还原了蔡元培从一个清廷翰林到投身国民革命,从执掌北京大学到致力教育改革的革命家、教育家的人生轨迹,详细叙述了他争取民主自由、赞美“劳工神圣”、支持五四运动、提倡勤工俭学和“德、智、体、美”四育,尤其是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成为“现代中国知识界卓越先驱”的心路历程。作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大笔写史,又浓笔画人,以史托人,以人说史,置身于多元文化旋涡处理历史的难点,在复杂的场景里捕捉鲜活的瞬间,以温和态度打量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史交融契汇的效果,透露出精英人物与社会走向的共响节奏,清晰地刻画出蔡元培的精神原色,从而引出关于文、史、哲的诸多思考,增重了本书的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丁晓平1971年出生,安徽怀宁人。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学历。
现任解放军出版社昆仑图书编辑部主任、《军事故事会》杂志主编,副编审。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总政优秀青年拔尖骨干人才。中国作协第七次“青创会”代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兼青年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致力于文学、历史、学术的跨界跨文体写作,著述700余万字。
主要著作:历史传记作品《光荣梦想:*人生七日谈》《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传)》《王明中毒事件调查》《五四运动画传:历史的现场和真相》《硬骨头:陈独秀五次被捕纪事》《*的亲情世界》《*的乡情世界》《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埃德加·斯诺: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感动中国:与*接触的国际抗日友人》《张万年传》和长篇小说《爱着》、诗集《写在浪上》、长诗《汶川九歌》等。编著作品有《*自传》和开国领袖印象丛书等。
其著作或策划编辑作品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解放军图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全军文艺奖特别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全军文学征文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
目  录
001第一章/震醒
014第二章/寻路
032第三章/蜕变
061第四章/滥觞
109第五章/播种
176第六章/激荡
261第七章/歧化
303第八章/修远
359附录一/蔡元培生平大事年表
381附录二/资料来源和参考书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〇四委身教育,始于中西
  故乡,是游子的归宿,也是游子的起点。一八九八年的秋天,蔡元培回到了故乡。与萧瑟肃杀的京城相比,深秋的绍兴依然草木葱茏,绿荫婆娑,天空和大地显得如此的温馨、宁静。辞官归里,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绍兴,均有人议论他为“康党”,蔡元培从不与人争辩,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立和孤僻。
  人杰地灵、国学隆盛的绍兴,文风笃盛,像一本无字的大书。无论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无论是挥毫写就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的王羲之,还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以及思想家王充、诗人贺知章、画家徐渭、史学家章学诚等等;多彩多姿的人文地理给了蔡元培耳濡目染的滋养。十八岁之前,他没有离开过这片生长美丽传说的土地。如今,彻底告别京城四年的官宦生活,怀抱“志以教育,挽彼沦胥”之信念,蔡元培又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回到他的出生地——笔飞坊笔飞弄的院落,门楣上那块“翰林第”的匾额似乎还在昭示着主人的荣耀和辉煌。
  刚刚回到家才一个多月,绍兴知府熊再莘(起磻)和乡绅徐树兰就登门拜访,敦请蔡元培出任绍郡中西学堂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徐树兰是忘年之交,蔡元培二十岁的时候就受聘于徐家校书、印书达四年之久,遍览徐家藏书,打下了一生旧学的基础。甲午战败后,西风东渐,绍兴地方人士知道新式教育的重要,在一八九七年创办了当地唯一的新式学校。中西学堂依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分为三斋,略如后来的高小、初中和高一年级。校舍位于古贡院山会豫仓,环境清幽,树木葱茏,一条小河在校舍前蜿蜒流过,河对面就是古龙山书院。徐树兰自任校董,先后有何琪、何寿章、章成达等被聘为监督,主持校务。
  一听说是办新学,蔡元培满口答应。
  十二月,蔡元培走马上任,监督称呼也改为总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教师。上任第六天,他从绍兴“极一时之选”的人物中网罗了各方面的人才,提出了一份新聘教员的名单:马用锡、薛阆仙、马水臣、冯学书、胡道南、褚闰生、蓝寅、俞墉、陈凤锵、戴儒珍、杜亚泉、寿孝天等等。课程除了开设中国文学、经书、历史诸课之外,加强并增设了物理、化学、生物类理科和英语、法语等西学课程。他还增设了日语,不惜重金聘请日籍教员中川外雄、藤乡等担任日语和体操教员,月薪高达五十元。同时,他还想方设法购置新式书籍和教学仪器,因材施教。在蔡元培治校期间,先后培养了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地质学教授王烈,以及马禩光、沈光烈、许寿裳、寿昌田、李雪身、蒋梦兰、蒋梦桃等一代才俊。

 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精)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