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4971623
作者:李木祥,等 著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内容简介
  为了抑制农村资金外流,解决“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问题,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村镇银行面临着规模小、社会认知度低、结算不方便、吸收存款难、抗风性能力较差等问题,在我国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如何构建我国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李木祥,男,1964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1989年西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科长、副处长、处长、调研员,现任重庆市大渡口融兴村镇银行行长。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6部。其中《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研究》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和《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推荐读书。
目  录
第1章 导论
1.1 村镇银行的含义和特征
1.2 村镇银行发展的相关理论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2章 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背景分析
2.1 金融排斥的含义及延伸
2.2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分析
2.3 农村金融排斥的形成原因分析
2.4 金融排斥的后果
2.5 缓解农村金融排斥的路径:发展村镇银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且资金收益率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扩张能力差,加上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信贷为主,自然形成农村金融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
  1.农业经济的弱质性
  农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的特性,使得其发展始终面临严重的风险干扰。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动、植物为基本劳动对象,以土地等自然资源为基本生产资料,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双重特征,这决定了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普遍承受各种自然灾害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威胁。因此,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经营特性所带来的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威胁农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也造成了以农业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信贷活动同样面临这一风险因素的困扰。农业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较为脆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农业风险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金融机构大多数经营网点设在农村,信贷资金主要服务“三农”,一旦遇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农民歉收,农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和第三产业也将受到影响,农村的生产经营性风险容易转嫁到农村金融体系。
  2.农村经济的脆弱性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仅仅体现了融资功能,但农民小规模分散生产方式越来越难以承受市场风险和利益损失,同时,在农产品贸易日益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农业正面临着市场竞争的考验。这决定了农村经济的脆弱性和高风险性。在双重风险的作用下,农业增长困难,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不仅削弱了农村金融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且增加了农村金融服务于农业、农村的成本,加大了农村金融风险。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农村经济金融的正常运行。因此,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分担和化解,从而有效地分担因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所带来的农村金融风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农业保险来分散风险,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投资,稳定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信贷活动的风险。
  ……

 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