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培初医论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彭培初医论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7833940
作者:王怡 彭煜 主编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编辑推荐
本书资料翔实,病例典型,行文流畅,内容覆盖面广。通过对彭氏临床经验的整理,可以使读者对其辨治思路的认识更为清晰透彻,亦能很好地发掘其中的精华,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中医理论的思考、中医治则治法的探讨、古方验方和中药的应用心得、临床诊治经验等四个部分,是由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员根据彭培初教授的手稿、讲座、临诊时传授的精彩内容进行整理而成,反映了彭氏的学术建树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每篇又独立成章自成一体地探讨临床某一难点疑点或重点,见解奇新,翔实而实用。
作者简介
彭培初为全国名老中医,业医逾五十载,精通内科,临证思路活跃,对泌尿、消化、内分泌等系统各种疑难杂病均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广为病家称道。彭氏主张承古而不泥古,强调临证实践,注重临床实效,处方用药执简驭繁,对药性峻猛之品的运用尤见功力。主要的学术观点有“不通乃百病之源,凡病唯求于通”;“重视肝肾三焦相火”等。本书由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员王怡等负责编写。
目  录
第一章中医理论的思考·001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002
二、论相火·003
三、不通乃百病之源·005
四、痰饮之为病·008

第二章中医治则治法的探讨·011
一、寒热并用法·012
二、通法之用·013
三、和解法在IgA肾病中的应用·015

第三章古方验方和中药的应用心得·017
一、安宫牛黄丸的应用经验·018
二、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经验·022
前  言
彭老培初教授年逾八秩,行医五十余载,医术精湛,救人无数,桃李天下,是深受中医学界和后学敬重的一代杏林名医。彭老在弱冠之年拜师学医,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班六年,1962年首届学士毕业。从医后,曾受名中医姜春华、金寿山等前辈悉心指点,博采众长,勤奋苦习,研索经典,师古不泥,医术精进,始终坚持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一线,皓首穷经,至耄耋之年仍奉献不息。1995年获第一批“上海市名中医”荣誉称号,享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省部和上海市卫生系统科研课题数十项,多次获得科研成果奖励。
今欣闻彭老将付梓《彭培初医论集》一书。该论集由学生们根据彭老的手稿、讲义、临诊时传授之精彩内容进行汇编整理而成。论集以临床为主线,疗效为核心,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阐明观点,对中医理论、中医治则治法、古今验方和中药进行总结,深入临床从疾病的治疗到辨证的探讨,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继之在彭老学生们的继承与发展中进一步验证其实效。此实系学习运用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从而深入研究不同疾病的共同症状和特殊症状,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治疗方法,由此掌握治疗之切入点。这些经验在上海开展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的课题中,曾做过符合临床试验规范的研究,如本书中所述之急性胰腺炎、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等的治疗,均经严格临床验证而疗效得到肯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不通乃百病之源,凡病唯求于通”,这是彭氏在诊治疾病中始终贯穿的学术观点。中医早有“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素问·五脏别论》中明确“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是指六腑生理功能特点是通畅,阻滞不通就要生病。五脏虽以满而不实为生理特点,然其功能也是通达不息的,如心血的流动通达全身、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疏泄条达、脾气运化输布等,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水津四布,五经并行”。不论六腑功能,还是五脏功能,“通”是健康态,“通”是治疗疾病的目的。古就有以通法治疗不通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如《伤寒论》有:“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金匮要略》提出:“按之心下满而痛者,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其下者,引而竭之。”指出对于病位在下的病症,治则是因势利导的下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在列出十九条病机后,提出要通过“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来防病治病,就是说疏通气血可以达到不生病或治愈疾病的目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进一步提出人体五脏元真之气也要通畅,才能实现健康状态。
书摘插画
插图

 彭培初医论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