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万千心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催眠 >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万千心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8402298
作者:(美)雅普克(Yapko, M. D.) 著;高隽 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由国际催眠大师雅普克(Michael Yapko)亲自撰写。由复旦大学的高隽女士精心翻译,由国际催眠学会主席Bernhard Trenkle、中国催眠学组组长方新老师强烈推荐。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Michael Yapko都是临床催眠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无论对于新手还是专家级的从业者来说,《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一直都是一本必读手册。

 
内容简介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被一位专家誉为“一本极具专业水准的源卷,将整个催眠传统的深度与广度收入囊中”。本书给读者带来了极有价值的忠告,让他们知道如何从事临床催眠,也了解了其中的禁忌;让读者能够熟悉所有的催眠现象,领会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何做导入,如何使用催眠,以及如何能预见到各种危险,从而避免他们。同时本版还涵盖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话题,如身心治疗和催眠,催眠和积极心理学,儿科催眠以及相关的现代焦点技术等。


作者简介

雅普克(Michael D. Yapko)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婚姻和家庭治疗师。他在临床催眠领域的工作得到国际范围内专业人士的认可。他定期在全世界各地授课,并且编写了大量的书籍。他因在催眠和心理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和国际催眠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念框架
第一章 什么是催眠?它有用吗?
第二章 有关催眠的误解和真相
第三章 界定催眠
第四章 催眠状态下的大脑
第五章 何谓心灵
第六章 可使用催眠的情境
第七章 行为医学中的催眠:
放大心身关系
第八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来看待催眠易感性
第九章 催眠的反应性
第十章 催眠的现象学
第十一章 实施催眠会谈的环境和
前  言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一书的作者实则无需介绍,尤其是在前三版已极为成功的情况下。迈克尔·雅普克在他的领域中有着极高的国内和国际声誉。在其获得的诸多殊荣中,他是国际催眠协会的终身成就奖——“皮埃尔·让内临床领域杰出贡献奖”的获得者,也是米尔顿·艾瑞克森基金会的“心理治疗领域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这一经典著作的第四版会告诉我们,为何他的工作被他的专业同行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跨越了28年高水平的专业生涯。在这一系列的最初,雅普克带领我们学习了临床催眠的技术,而后续不断拓展的版本则反映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让我们注意到了日益增长的研究证据支持临床催眠的有效性。因此,就临床催眠的培训而言,《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确立了其作为极为全面的指导书籍的地位,给读者带来了极有价值的忠告,让他们知道如何从事临床催眠,也了解了其中的禁忌;让读者能够熟悉所有的催眠现象,领会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何做导入,如何使用催眠,可以采用哪些策略,甚至让读者能够知道自己可以预见何种危险,从而避免它们。
从始至终,极为丰富的临床材料让本书的洞见变得更为坚实。本书的第三版进一步巩固了前两版的优点,从而让这本书被一位专家誉为“一本极具专业水准的源卷,将整个催眠传统的深度与广度收入囊中”(Philips,2003)。
媒体评论

“对于任何想要认真学习催眠的人来说,本书所提供的信息量相当于一本百科全书。Michael Yapko的讲述总能引发绝佳的反响。作为一本学习指南和参考书籍,本书内容非常全面。我要强烈地推荐这本书!”

——Dabney M. Ewin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图兰医学院临床外科及精神病学教授

“治疗的艺术在于能将科学理解和临床洞见融为一体。Michael Yapko所著的《临床催眠实用教程》一书称得上是一项艺术成就。他用一种流畅易懂的语言为我们献上*的神经科学研究结果,又带着智慧和优雅把催眠这个领域的种种争议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以一种非比寻常的敏锐和幽默感描述了人际间的沟通,并且用他的洞察力提升了我们所有人工作的基础—医患关系。最后,他教会我们,使用临床催眠治疗作为治疗工作的补充会为我们打开一扇非凡的大门,让我们有可能提高治疗质量。Michael Yapko博士又一次创造了经典!”

——Peter B. Bloom

国际催眠协会前任主席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大学帕里曼医学院临床精神病学教授

“几乎在过去的三十年里,Michael Yapko都是临床催眠治疗中的领军人物,而无论是对于新手还是专家级的从业者来说,《临床催眠实用教程》一直都是一本必读手册。作为一名治疗大师,Yapko具有大量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实践经验和富有智慧的建议,同时他也对科学证据十分关注—不仅仅是临床疗效研究的结果,还包括基础科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本书第四版的内容经过了全面的更新,因此对于任何对临床催眠治疗感兴趣的人来说,它都是书架上的必备读物。”

——John Kihlstrom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什么是催眠?它有用吗?

维姬知道自己的身体出问题了,但是她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她和许多医生讲了自己的症状,但他们似乎毫不在意,她还提到有几个医生甚至敷衍地把自己打发走了。她认为,自己之所以不受医生们的欢迎是因为她有厚厚的病历档案,其中还包括了大量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记录。那些医生的理由是,任何有过多次住院和门诊经历的病人,而且去的科室大部分是精神科,那这个女人必定极为麻烦;不止一个医生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了这番道理。在他们看来,她至少也有夸大事实的倾向,或者根本就是一个让人备感挫折且浪费时间的疑病症患者,甚至这一切都是她妄想出来的。她颇有逻辑地反唇相讥:“但是即便疑病症患者也是会生病的”,同时要求进行合适的医疗检查。但医生并没有给她提供相应的检查,直到她最终被诊断为癌症晚期,但一切都为时已晚了。癌症已经扩散到她的全身,侵入了她的大脑、骨骼、肺和肾上腺。她被告知自己时日不多了,或许只能活几周的时间。之前将她打发走的医生们既没有向她道歉,也没有任何悔意。所有的医疗工作者都努力为他们的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在维姬这个个案中,很不幸的是,一些先入之见让好心的医生们没有去倾听他们的病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都会犯错误,但维姬的个案告诉我们,重要的不仅仅是去倾听,而是真正地把病人的话听进心里去。

维姬体内的肿瘤不断生长,这让她总能感到十分强烈的疼痛。那些直到最近同情心才被唤起的医生告诉她,无论想要什么止疼药,她都能拿到,这会让她最后的日子好过一点。但如果可以的话,维姬不想服用任何止疼药,因为她担心它们会给自己的头脑带来消极的影响。无论她还能有多少时间,她都希望在这段时间里能尽可能地保持完全的清醒和灵活的身体。她找到了我,希望和我一同探索她是否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管理疼痛,而无须服用任何药物。她听说催眠技术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工具,甚至能让病人在不使用任何麻醉药剂的基础上进行重大的手术。维姬所获得的信息十分正确。她想要控制自己的疼痛,从而让自己能很好地生活,直至最后一刻。

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她寻求的是个人的成长。她并没有沉湎于绝望之中,而是选择关注如何增进自己的满足感。维姬的举动让人备感鼓舞,而我则想尽我所能去帮助她。但是我能说些什么去减轻她的痛苦呢?我能教她做些什么来让她了解自己的内在体验和潜在的资源,从而让这些体验和资源能帮助她用她想要的那种舒适、尊严和清晰的头脑去管理临近的死亡?

当我们开始催眠治疗会谈时,维姬已经展示了她许多不寻常的方面:勇气、决心、韧性、聚焦的能力等。当我见到她时,她42岁,她在自己整个人生中所经历的一切都能够成为强大的个人资源。催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放大人们的能力,包括他们隐藏起来的能力,例如降低对疼痛的主观体验能力或是更好地适应自身境遇变化的能力。催眠会给人们赋权,让他们能发现和发展那些自己身上尚未人知的力量,而其结果常常是令人惊叹的。

催眠帮助维姬找到了她想要的慰藉。你可以在网上下载到我和维姬进行的整个会谈。[1]你也可以在网上找到维姬会谈的所有文字转录稿和一些评论及分析。你将会发现,这次会谈是一个令人动容的例子,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催眠让努力直面问题的人的生活从此变得不同,即便那个问题是有关生死之事这样的大事。

催眠的力量。催眠的“魔力”。催眠的神秘。催眠的危险。这些字眼本身便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让人心生好奇。

什么是催眠?催眠如何能在临床干预中有用武之地?你又如何获得足够的技术将催眠整合到你的临床实践中?这三个问题奠定了本书的基础,而随着之后每一章的展开,你将看到源于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多重答案。对于那些想要学习催眠的临床工作者来说,本书将给他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这些视角和方法一方面基于对催眠最新的科学理解,另一方面则植根于现代临床实践的现实土壤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我将以一种概述的方式来探讨和催眠这个领域相关的一些话题:

1. 在尝试界定像催眠这样复杂的事物时所遇到的困难;

2. 人们对催眠怀有的复杂的反应;

3. 催眠在治疗中的有效性;

4.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 过度营销催眠的害处;

6. 对诸如催眠这类多维的体验贴标签所造成的局限;

7. 对于一般的治疗体验和特定的催眠体验而言,沟通和影响都扮演着最根本的角色;

8. 发展一种基于优势的取向将催眠整合进治疗中所具有的益处。

这些话题能很好地开启读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我也将在后续的章节中继续展开这些话题。

界定催眠的首次尝试

(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开篇就想要对这本厚厚的书所涉及的现象下个定义显然是合情合理的。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从催眠诞生之日起,学者们就在同这一问题较劲。即便是对于资深的执业者来说,描述催眠也比给它下定义来得容易。以心理学家和现代临床催眠的先驱之一约翰·(杰克)·沃特金斯(John

Watkins)为例。他实际上是于1949年创立的第一个专业催眠协会——“临床和实验催眠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最近发表的一篇题为《催眠:七十年的惊奇之旅却仍然不知它为何物!》一文中(Watkins2009),他把握住了催眠这一奥秘的本质。在这么多年之后,他仍然无法界定催眠,这绝不是因为他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索。事实上,在这个领域中,我们所有人都无法获得准确的定义,这一点表明:解开“催眠”这一错综复杂的事物的尝试本身就是颇为复杂的,因为催眠包含了数十个来自不同领域的因素,而这些领域本身就是多元的,例如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和遗传学等。在本书中,你将与这些因素中的许多成员一一会面。

催眠没有一个唯一被公认的定义。为了尝试创造一个大多数专家可能会同意的定义,美国心理学会第三十分会,即心理催眠协会,成立了一个由知名的催眠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尝试发展出一个定义,希望“以此能够为催眠祛魅,并鼓励消费者和执业者去使用催眠”(GreenBarabaszBarrett&

Montgomery2005)。第三十分会的委员会抱着现实的态度承认,并非每个人都会同意以下这个定义,但委员会仍然接受其为催眠的正式定义:

通常而言,催眠包括一个导入程序,在导入的过程中,被催眠者会被告知将会暗示其进入想象体验。催眠导入是一种最初实施的、持续的暗示,让个体去使用自己的想象,并可能会包含进一步详细的导入。催眠程序被用来鼓励被催眠者对于暗示做出反应以及去评估其对于暗示的反应。当使用催眠时,个体(被催眠者)在另一个个体(催眠师)的引导下对暗示进行反应,这些暗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主观体验,以及在知觉、感觉、情绪、想法或行为层面引入变化。个体也可以学习自我催眠,即一种对自己实施催眠程序的行为。如果被试对催眠暗示有所反应,一般就会认为已经在这个人身上引发了催眠。许多人相信,催眠的反应和状态具有某种催眠状态的特征。尽管有一些人认为,并不一定要在催眠导入的过程中使用“催眠”一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必须的。

……


书摘插画
插图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第四版)(万千心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