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上的中国 (精装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理论法学 > 斑马线上的中国 (精装版)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872494
作者:邓子滨 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编辑推荐
★ 陈兴良、郭光东、贺卫方联袂推荐
  ★ 《西窗法雨》拉西方法治家常、《斑马线上的中国》讲中国法治故事。
  ★ 两年后,**、精装修订版重装归来!
  ★ 全民法治课堂,法学新生入门必读。
  ★ 本精装本修订增加了四分之一新内容:新版序言、**一辑“寻求法治的生活方式”、附录:贺卫方、郭光东、邓子滨《斑马线上的中国》三人谈。
 
内容简介
从测谎仪到摄像头,从安检到城管,从公捕公判到因言获罪,法治观察十余年,备感路程艰辛。法治是一种许诺,“走在斑马线上是安全的”。可是,若不能真诚落实法治,斑马线将成为死亡线,死因则是对制度的信赖。这是国家和国民最不能承受的。在本书冷静而富有感情的文字里,相信读者自会发现,法治还在艰难前行,法律人一直在为法治的启蒙而呐喊。
作者简介
邓子滨,生于1966年,籍贯山东陵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目  录
第一辑国家应当对国民的道德生活保持中立测谎对精神的刑讯逼供
 汽车安全带的自由
 二奶不道德者的权利
 国家应当对国民的道德生活保持中立
 禁烟调低目标才有共识
 酒驾新政尚需斟酌
 夭个性车牌及电动自行车
 殇绝不能出第二个孙志刚
 存在不以身份证为前提
 冤案昭雪的制度空间
 捡到一分钱构建法治之下的警察权
 镜头对准谁从录像执法到执法录像
 执法环节应确定在公众看得见并且有亲和感的地方
 警用手枪转轮热议
前  言
“斑马线上的中国”并非某种隐喻,而是以法律规则的眼光,参酌斑马线上的乱象,解说对中国法治的十年观察。国家法治,不妨从斑马线做起,从整饬“中国式过马路”开始。而整饬“中国式过马路”,在我看来,应当从理顺人车关系、落实车让人入手。且不说《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明确规定,即便是从情理上讲,汽车也应当礼让行人。可在现时中国,汽车不但不礼让行人,还经常与行人抢行;纯粹抢行倒也罢了,有时竟然加速冲向斑马线,用机器的咆哮和铁皮的剽悍来恫吓驱赶行人;行人则报以鄙夷和敌视,蓄积着无奈,阴燃着肝火。这是中国城市街头随处可见的一幕,也是中国现时法治状况的缩影。我们有了一定的法治标示和路径,正如我们有了斑马线,但我们并没有认真遵循法治的规则,正如我们并没有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瞥一眼斑马线,就能立刻体察到我们离文明还有多远。“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种区分是成问题的,因为如果没有车德,驾车就算不上文明,最多是一种享受,偶尔还是粗蛮和凌弱的写照。斑马线是中国城市人际关系中一处莫大的隐痛,它隐隐作痛,正是不断提醒我们:温良恭俭让的世情民风正在远去,法治之下的和谐敦睦还未到来。
媒体评论
简约的文笔,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触,辩证的逻辑,邓子滨教授《斑马线上的中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下中国“为权利而斗争”的壮丽图景。
  —陈兴良北京大学教授
  闪耀的洞察力和直觉散布在单调乏味的案例里,你习以为常的定见会突然之间彻底崩塌。等回过味来,我们发现他的分析显而易见又完全新鲜。作者有着似乎与生俱来的“法感觉”,这种禀赋在法律人中也殊为难得。总之,这是一本很带感的书。
  —郭光东《博客天下》、《人物》出版人
  一种健全法律思维的展现。
  —贺卫方北京大学教授
书摘插画
插图

 斑马线上的中国 (精装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