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四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家名著 > 资治通鉴(全四册)

  • 版 次:1
  • 页 数:全四册
  • 字 数:3980000
  • 印刷时间:2007年05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053463
作者:(宋)司马光 编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爱好历史,出仕以后,仍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撰成一部战国至秦共八卷本的编年史,名为《通志》,进呈宋英宗,英宗命其设局续修。此后,司马光无论在政治上如何进退沉浮,书局一直随身而设。1067年神宗即位,开经筵,司马光进读《通志》,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时,司马光竭力反对,被任命为枢密事使而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专心编撰《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从治平三年开局,至此共用了19年的时间。
目  录
资治通监(一册)
 卷第一 周纪一 起戊寅(前403)尽壬子(前369)凡三十五年
 卷第二 周纪二 起癸丑(前368)尽庚子(前321)凡四十八年
 卷第三 周纪三 起辛丑(前320)尽癸亥(前298)凡二十三年
 卷第四 周纪四 起甲子(前297)尽戊子(前273)凡二十五年
 卷第五 周纪五 起已丑(前272)尽乙巳(前256)凡十七年
 卷第六 秦纪一 起丙午(前255)尽癸酉(前228)凡二十八年
 卷第七 秦纪二 起甲戌(前227)尽壬辰(前209)凡十九年
 卷第八 秦纪三 起癸巳(前208)尽甲午(前207)凡二年
 卷第九 汉纪一 起乙未(前206)尽丙申(前205)凡二年
 卷第十 汉纪二 起丁酉(前204)尽戊戌(前203)凡二年
 卷第十一 汉纪三 起已亥(前202)尽辛丑(前200)凡三年
 卷第十二 汉纪四 起壬寅(前199)尽癸丑(前188)凡十二年
 卷第十三 汉纪五 起甲寅(前187)尽癸亥(前178)凡十年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资治通鉴卷第一
周纪一
威烈王 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1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糖、韩虔为诸侯。臣光日: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 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监系之日:“天尊地卑,乾坤定 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 际未尝不倦倦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
以季札而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日礼莫大于分也。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里,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里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
书摘插画
插图

 资治通鉴(全四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