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02:去国还乡(梁文道推荐,"碧山"系列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随书赠送《芥子园山水卷》长拉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碧山02:去国还乡(梁文道推荐,"碧山"系列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随书赠送《芥子园山水卷》长拉页。)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7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5507323
作者:主编左靖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编辑推荐

  "碧山"系列图书尊崇艺术的学术高度,不避讳艺术的商业价值。让有学术高度的艺术贴近商业和生活,让商业和生活可以更艺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的原乡,那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

 
内容简介

  “碧山”系列图书的主旨是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碧山”并无确切地名指向,她是一个象征,象征哺育我们的自然和中华文化原乡,青碧的山峦和村庄将永远是我们来自于斯、并心归于斯的所在。《碧山》系列图书在继续原来品质的基础上,更加集中于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批评。
  《碧山》第二辑主题为“去国还乡”。成为一位改良主义者的同时,也并不妨碍你成为一位个人主义者。救活乡村,其实就是救活自己。去国还乡,在我看来,正是走在寻找我们传统家园的路上。我们的家园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在每个有着传统文化精神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去国还乡,实际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只要前仆后继的人还在,我们的家园就不会消亡。

作者简介

  1970年11月生。策展人,出版人,《碧山》杂志书主编。现居黟县、北京和合肥。2002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后更名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创办《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2011年和欧宁发起碧山共同体计划,开始致力于乡村建设。他曾担任南视觉美术馆(南京)执行馆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作为艺术教育者,他在安徽大学教授纪录片和当代艺术课程;作为独立电影的推广者,他曾担任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和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策展人,并发起、创办“艺术空间放映联盟”(ISAAS)和“中国独立影像档案馆”(CIFA);他曾经策划过很多当代艺术展览,其中包括“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趣味的共同体”、 “在瓦伦西亚55天:中国当代艺术展” 、“我的大学:刘大鸿与双百工作室”等,并为艺术家颜磊、王音、董文胜、高世强等策划过个展。他曾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他还曾主编《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另类的表述者:他们的行为、舞蹈和录像》、《纪录何为:对大师与他们作品的凝视》等等。他目前的工作领域包括乡村建设、独立电影和当代艺术。

目  录
碧山02:去国还乡卷首语
左 靖
卷一专题去国还乡
1.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钱理群
2.失败是不算数的——2012碧山计划杂记
孙云帆
3.郝堂素描
潘思雨
4.精神返乡:渠岩与许村的故事
梁 莉
5.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
阮义忠
6.作为社会的一面镜——美浓黄蝶祭的时代脉络
前  言
整个寒假,我都在读一个人,一本书。套用时下流行的语言,这个人也许可以算得上是『社会学史上的失踪者』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对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乡村建设,此人指出,『在现在这种农村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时候,我愿意诚恳地指出,就是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不是现在各地的农村运动所能解决的。假如现在还有人迷信农村运动,可以解决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将来一定会失望,会悲观』。
虽然,乡村建设的内容并非只有『生计问题』,但他说得基本没错。回顾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历史,不难看出,从早期的山西村制改革,到定县、邹平、徐公桥、无锡等地的实验,再到后来『伟大领袖』号召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直到国内环境出现突变,或是政治人物、政策性导向发生变化而使『运动』戛然而止,整体来说,似乎除了留下一些可资推崇的精神遗产外,所谓的『到农村去』运动实于改变农村本身并无多少建树,有的甚至还给整整一代人带来了灾难。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当代乡村建设运动仍会重蹈先行者的覆辙?有意思的是,知识分子对当下农村的描述,已经从过去的『农村破产』变为『乡村凋敝』。在城乡关系仍旧如此紧张的今天,乡村建设在一边倒的利益诉求下究竟还有多少改良的空间?乡村建设难道只是中国知识分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心结吗?
媒体评论
  所有作者和他们所从事的项目以及撰写的文章都令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正处在传统和现代交界的断裂带上,时时面临"文化地震"导致"心理坍塌"的风险。类似一个系统工程,它筑垒起一座桥,让我们可以远离这个断裂带,并且勇敢地跨过去,从过去的岁月宝库中努力寻找,似乎能发现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找到解决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答案。
  --新浪安徽
  在看到《碧山》这本小书的时候,就是此种感觉。只看它的封面设计和它的栏目设置,就自有一种旧文人的雅致趣味。
  --新疆网原创
  今天,我们的教育还有在古代书院中曾经存在的独立精神吗?《碧山》尝试描述在中国书院传统的*影响下,东亚的书院的办学特点、学术旨趣和社会影响。更以一个地域(闽地)乃至一个更小的地理单位(安徽徽州)为例,讨论唐宋至明清书院的类型、功能;学派学风形成、消长;学术师承、流布;“官学化”及其与科举的关系,等等。
  --惠州日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我们需要农村,农村需要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钱理群
  编者按
  本文是钱理群先生2001年11月为“西部阳光行动”青年志愿者进行的一场讲座的谈话稿。文章重点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五次“到农村去”的运动。钱先生在文中点出,中国知识分子需要农村更甚于中国农村需要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前赴后继前往农村真正的内在动因,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生命之根。而必须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知识分子代代下乡,农村落后与贫穷的状况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征得钱先生同意,文章收入《碧山02》。由于原文较长,限于篇幅,本刊进行了删节,敬请作者和读者原谅。
  也许是因为我研究现代文学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看到诸位,就觉得似曾相识。你们的言谈,说话的姿势,眼神里流露出的热情与困惑,初到农村时的惊喜,第一次走进农民的小屋不知如何交谈的窘态,工作无法深入时的焦虑与无休止的竞争,平静下来的自我反思与质疑等等,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而这其中,也有我自己的身影。这里有着一个代代相传的精神谱系,一个持续了一个世纪的“到农村去”的运动。
  五四的先驱者是第一代;三十年代的共产党人与乡村建设派是第二代;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是第三代;建国后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是第四代;“文革”中的知识青年是第五代。而今天的你们,是第六代。我们不得不思考,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国青年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地奔赴农村,走向民间。这是为什么?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尽管知识分子每一次到农村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影响大都是“雨过地皮湿”。于是,几乎知识分子每一代人的下乡,都要面对前一代人所面临的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中国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落后与贫穷状况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又是为什么?
  一、 一个世纪五代人的“下乡运动”
  (一)五四时期:李大钊的《青年与农村》和新村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人的觉醒与解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妇女、儿童与农民的独立价值的发现与肯定。鲁迅后来曾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在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五四”的先驱者们已经意识到,农民不是“花草”,而是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要求的独立的“人”。
书摘插画
插图

 碧山02:去国还乡(梁文道推荐,"碧山"系列试图寻找重返传统文化家园之路。随书赠送《芥子园山水卷》长拉页。)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