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精编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方剂学(精编教材)

  • 版 次:1
  • 页 数:312
  • 字 数:48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2384761
  • 丛书名: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作者:邓中甲 主编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内容简介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以及方剂分类、组成和配伍、剂型、用法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19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以及临床常用方共383首,其中正方191首,附方192首。最后还附有“方剂歌诀”和“方名索引”。
每类(章)方剂分为概说、正方两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类方剂的定义、治法、功用、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及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正方内容有方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附方、文献摘要、病案等项。
现将各论方剂主要项目的编写宗旨做一简要说明。
1.为突出制方人的学术思想和遣药组方特色,每方均标明原方的用量和用法,近代参考用量、用法则注于括号内,它是参考原方用量比例,以近代常用量为依据权衡拟定的,以供教学参考。方中的现代剂量,均以公制为单位,一律用国际通用符号表示。
2.主治病证的表述,一般是以原书为基础,结合后世运用状况综合拟定。
3.方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主治病证做简要的病因病机分析、组成药物的基本结构和配伍技巧分析、全方配伍特点归纳以及类似方剂的比较。
目  录
绪言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晨简史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三节 常用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
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
第二节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方剂组成的变化
 第五章 剂型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从形成到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2 0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现存的方书,仅从晋、唐至今多达1 950余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展的轨迹,“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其价值,对于学好这门主干课程并对本门学科今后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把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先秦时期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在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的基础上,自然会涉及对药物配合运用的尝试和探索,如《左传》“鞠芎、麦曲,治河鱼腹疾”,即为早期配伍用药的记载。《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加以应用。早期的方剂,组成药物较少,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通过配伍组成复方,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这种由药物经过配伍到复方运用的过程,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l30余片,名日《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由此可见,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虽已无法确定,但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

 方剂学(精编教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