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中外建筑史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2105588
  • 丛书名:全国建设行业中等职业规划推荐教材
作者:李宏 主编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编辑推荐
《中外建筑史》一书主要是以社会发展史为主线来讲解建筑发展的历史。中国建筑史一般分为古代与近代两大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是中国建筑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外国建筑史部分系统地阐述世界建筑的沿革,介绍各时期建筑的艺术风格和设计处理手法,主要内容有世界古代建筑的特色与成就,信仰与宗教对建筑的影响;西方近现代建筑的特色与成就,现代材料与现代技术对建筑的影响等;介绍了代表性建筑师、建筑学派及建筑物等对国际影响较大的知识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外建筑历史按时间顺序加以论述,重点介绍了每个时期*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
本书可作为全国建设行业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也可作为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自学考试复习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一本介绍中外建筑史的普及性读物。
目  录
绪论
第1篇 中国建筑史
 第1章 原始社会的建筑
  1.1 原始人群的居住方式
 1.2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建筑遗址
 思考题
 第2章 奴隶社会的建筑
 2.1 夏、商时期的建筑
  2.2 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
  思考题
 第3章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
  3.1 战国时期的建筑
  3.2 秦朝的建筑
  3.3 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原始社会的建筑
  (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原始人类的出现,距今有200~300万年,考古发现表明,当时他们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森林之中,以后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基本适应了地面生活,能够粗制一些石器,也能引用天然火,而后依靠群体的力量向温带拓展他们的生活领域。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近些年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我国境内最早的是距今10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北京人居住的天然山洞,可见天然洞穴是当时被利用作为住所的一种较普遍方式。在距今四五万年左右,中国原始社会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到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达到鼎盛,建筑的幼苗得以发展,产生了两种十分重要的建筑形式——干阑式和木骨泥墙房屋。在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由于黄河流域所处的有利自然条件,原始氏族部落大量出现,居住方式由穴居发展到木骨泥墙建筑,这充分展示出我们祖先在建筑方面的创造才能。所以说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我国古建筑的开端,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础。
  1.1 原始人群的居住方式
我国在大约六七千年前逐渐进入氏族社会,房屋遗址已大量出现。但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所建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

 中外建筑史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