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血脉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百年血脉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699231
作者:帕蒂古丽著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编辑推荐

  ★作者刚刚获得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与严歌苓、刘醒龙等一批中生代优秀作家同时获奖,奖项含金量十足。
  ★《百年血脉》荣获“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奖”。是近年来首次获得这一重要奖项的少数民族作品。
  ★《百年血脉》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成为继霍达(《穆斯林的葬礼》)、阿来(《尘埃落定》)后,30年来**民族意义的经典长篇小说作品。
  ★独一无二的作者。作者帕蒂古丽出生成长于天山下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村庄,父亲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邻居是哈萨克族,自小就读汉语学校,能熟练使用多种语言。她以汉语写作,虽非母语,帕蒂古丽却凭借过人的语言天赋,将汉语运用得出神入化。近年来,她的文字多获国内文学大奖。

 


 
内容简介
帕蒂古丽是个不同于他人的作家是真正的作家,独一无二的身世使她成为了一个游走与多个民族之间的少数民族作家。自己是维族父亲与回族母亲的爱情结晶,成长在哈萨克族为主的地区,目前在南方生活,用非母语的汉语写作。自小就收到多民族文化的熏陶使帕蒂古丽的灵魂显得与众不同。近年来,她用灵魂写作的散文在国内获得了几乎所有高含金量的奖项,因此舆论开始习惯将她的名字和刘亮程、李娟等人相提并论。《百年血脉》是帕蒂古丽写下的首部长篇小说,用半自传的形式描写了家族五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西部的百年兴衰,反映了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了宗教神话与民间传说等神秘元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难以言表的世界。作品情节紧凑,帕蒂古丽优美散文式的写作方式让小说读起来时而张狂时而柔软,时而振奋人心,时而又催人泪下,是当代中国*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帕蒂古丽·乌拉伊穆·麦麦提,女,维吾尔族,1965年出生于新疆沙湾县老沙湾镇大梁坡村,现居江南,浙江《余姚日报》记者,近年有40多万字的作品见诸《人民文学》《散文选刊》《上海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已出版散文集《隐秘的故乡》《跟羊儿分享的秘密》《混血的村庄》等,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优秀新生代作家。2014年12月刚刚获得国内重要奖项“人民文学奖”。
  帕蒂古丽出生成长于天山下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村庄,父亲是来自新疆喀什的维吾尔族,母亲是来自甘肃天水的回族,近邻多为哈萨克族,自幼就读汉族学校,因而能熟练使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汉语。帕蒂古丽用汉语写作,虽非母语,帕蒂古丽却凭借过人的语言天赋,将汉语运用得熟稔自如,出神入化。
  过去,帕蒂古丽的写作以散文见长,多民族融合文化下的独特视角,使得帕蒂古丽的散文具有独有的特质和异样的气息,而多年职业记者的身份,又使得她的文章,对生命和文化有着深刻的思考。如今,她带着首部半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空降文坛,必将引起新一波的阅读浪潮。
  所获奖项:
  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
目  录
第一章 逃离 1993—2003
第二章 融合 2003—2013
第三章 定居 1965—1985
第四章 血缘 1960—1985
第五章 迁徙 1910—1960
尾声:追忆 2014
后记 人类在融合中进步和幸福

前  言
后记
  一个家族的百年往事,就像裂叶榆在成长中不断翘起树皮,生出浅浅的裂痕,薄薄的一片又一片从树干上剥落的过程。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剥离的痛楚,就像感受到细胞从自己身上脱落。被迫割裂,而又不愿割裂的哀恸从内心深处发出,折断的声音清晰可辨。文化的、习俗的、生命的印记,被时光和环境撞击,甩下一条失魂落魄的尾巴,然后惊慌失措地逃走。这是文化的命,也是人类的命,是文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这样的疼痛,我们的祖先或轻或重地经历过。
  我相信人类是同一个相互联接的肢体,每一个器官的疼痛,都是人类共同的疼痛。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人类这个巨大身躯上的一个分子,彼此相连,牵动一个便会影响到另一个。生命就像花粉,随着命运的风飘荡,你无法预料,有一天,你的子孙会和哪一支血脉交融,碰撞杂糅出什么样的文化来。不同的文化就像正电荷与负电荷,撞击时会发出刺耳的噪声,也会产生耀眼的火花。暖湿气团与干冷气团的交锋会带来雷鸣,也会带来一场激情的雨,这种撞击与交锋,也许就是人类进步的前奏。
  不同亚文化缝隙总是越来越窄的,身份认同指向中华民族这个更具包容性的巨大符号。小说中太外公逃荒路上捡来的汉族孩子本是仇人之子,我把这看作一种超越种族的人性。人类不会因为疼痛,就停止前行,就丢失了人性。生命是建立在同一种尊严基础上的,善良和美德没有隔离网,人类的天性是向善的。神的光环下庇佑的是所有的生命。
媒体评论
帕蒂古丽的作品,通过个体民族语言记忆记录一个时代的文化选择。过去记忆与当下经验互为映象,透露着民族身份在语言选择中的无辜、焦虑、不安与痛楚。作品呈现出语言选择与文化精神传承间隐秘而悠远的勾连,在飞逝的时光中体认语言是灵魂的阐释者,从而赋予文字宏阔的文化意蕴。
  ——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评委会

  古丽的父亲是维吾尔族,母亲是回族,她从小上汉语学校。在她充满维吾尔族味道的独特文字里……那些只能跟羊儿分享的秘密,或许永远不会说给人。生活之美之丰富需要一颗宽柔的心灵去呈现。
  ——作家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作者)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傍晚,昏沉沉地坐在苏风黑色车里的副驾驶座上,跟着车身颠簸摇晃,一股困意席卷了我。晚饭是跟苏风的那帮战友吃的,席间喝了不少格瓦斯,起初觉得那格瓦斯里有种古怪的马尿味,但一想到马上就要离开生活了十年的寂寥边陲小城,忍不住猛灌了几杯。上车前,苏风和他战友的影子都变得模模糊糊,被他们推上车后,无法控制地沉入了昏睡中。
  醒来觉得眼皮很沉,我记起了一些梦里的细节:有一只粗糙的手,在我的上身和下身摸索,我想推开却没有力气,隐隐感觉那手指在有节奏地动。我弄不清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真的发生过。
  苏风跟在饭桌上一样,沉默少语,半天才从驾驶座上传过来一声:“你发烧了,一直说胡话,吓死人。”苏风是杂志《今日边城》的编外摄影师,在边城退伍后,开了一家照相馆,平时没事,就四处开车随文字记者配点照片。他说话满口老家浙江的口音,黏糊糊的,像他的性格。
  “有点感冒。”我往车窗外甩了一把鼻涕,摸摸自己被冷汗湿透的衣服,苏风的声音和我甩出去的鼻涕一起,被风打过来,粘在湿淋淋的衣服上。
  苏风伸过来一只手,贴在我额头上:“退了,刚才浑身火烫。”我抹了把额头,想抹掉他潮乎乎的手印。我让苏风停车,车嘎一声斜在了路边。
  我扑到车下弓着身子抱住车轮,两条腿软软地抵住地面,大口大口的酸水往外涌。被大漠初夏的夜风吹得清醒了一些后,腰酸腿软,头昏眼花。我忍着恶心和晕眩感重新爬进车里,苏风扔过来一件外衣让我披上。
  我无数次设想过有个人把我带出窒息的边城,我更愿意把这个旅途,想象成被某个传奇英雄用大卡车载着逃离边城。这样一想,似乎前面的旅程变得没有那么难捱了。车窗外面,仍被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路边白杨树在风里弓着背,像要随风拔地而逃。
  “看你这副身板,弱不禁风的,还想出去闯江湖。”苏风侧着脸从观后镜里看过来,言语中透着关切。
  “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出门走十步路能碰见二十个熟人,一点新鲜感都没了。全城就一条街,上一次街,就能遇见全城的人。男人们白天解闷的方式就是喝酒,晚上再去舞厅找女人跳舞。生活多没意思。
  ”“你说得一点没错。全城的男人基本上都在酒桌前碰过杯,全城的男女基本上都在舞厅搂在一起跳过舞,今天我抱你,明天他抱你,哈哈哈。大家对彼此的相貌都熟悉,舞厅里大街上只要出现一张陌生的脸,一下子就能看得出。但这些舞厅,我从来都不去。

 百年血脉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