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预支护原理与施工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隧道预支护原理与施工技术

  • 版 次:1
  • 页 数:196
  • 字 数:325000
  • 印刷时间:2008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4073410
作者:朱汉华 等编著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岩体工程性质和隧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研究出发,围绕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必须遵循的力学规律,针对隧道灾害的发生机理、隧道设计理论统一性和适用性、隧道受力独立性、隧道支护平衡稳定性、隧道施工方法合理性判别原则、特殊问题的治理措施等问题逐一展开研究,全书系统地阐述了隧道预支护原理及其在各类围岩中的应用,提出了隧道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判别原则,强调隧道施工技术的核心是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以达到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目的。
该书理论联系实践,实用性强,可供从事隧道工程及相邻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隧道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  录
第1章 岩体工程性质
1.1 岩石的力学特性
1.1.1 岩石的变形性质
1.1.2 岩石的强度性质
1.2 岩体结构
1.2.1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1.2.2 结构面特征及其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1.2.3 软弱夹层
1.2.4 结构体特征
1.3 岩体力学特性
1.3.1 岩体的变形特征
1.3.2 岩体的强度特性
1.4 岩体工程分类
1.4.1 岩体的结构类型划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2章 隧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2.1 隧道围岩稳定的地质环境
岩体由岩块和结构面组成,并且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构造作用、风化作用等原因,岩体内部分布许多结构面,它们把岩体切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岩块,整个岩体在某个初始应力状态下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开挖使隧道围岩发生卸荷回弹和应力重分布。如果卢岩强度比较大,不会因卸荷回弹和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形和破坏,那么开挖出的隧道就不需要采取任何加固措施而能保持稳定。但是,有时或因隧道围岩应力状态的变化大,或因岩体强度低,以致围岩适应不了回弹应力和重分布应力的作用而丧失其稳定性。此时,如果不加固或者虽然加固但未保证其质量,都会引起隧道围岩的破坏,对隧道的施工和营运造成危害.存国内外的隧道建造史上,这样的事故屡见不鲜。
隧道工程所遇到的地质条件,诸如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等都是千差万别的。这给隧道的设计、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应该指出,多数条件下,隧道工程中使用的某一种类型的支护结构或某一种施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地质环境适应性。例如台阶法可以适应大部分中等程度的地质条件;喷混凝土支护在采用一定的措施情况下,几乎可以适应绝大多数的地质条件等。这就说明,针对不同的工程目的是可以把与之相应的地质条件进行概括、归纳并加以分类、分级,从而为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把地下围岩分级分类,并以此作为地下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作为岩体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从定性和定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因素或者称为内在因素;另一类是人为的主观因素或者称为外部因素。内在因素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本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围岩初始应力场状态、围岩的结构状态、岩石的基本性质和地下水状态等。外部因素是通过内在因素的作用而起作用的,主要包括:施工方法、支护措施、隧道的形状、尺寸及隧道的埋深等。
  2.1.1 内在因素
 1.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一般指两个方面,一个是自重应力,一个是构造应力。岩体中某一截面的自重应力是指上方覆盖岩体的自重产生的应力;构造应力是指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所积蓄的应力。各种地质构造形迹会使大部分地应力获得释放,但也极大地扰乱了自重应力的初始状态。

 隧道预支护原理与施工技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