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与文学论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理学与文学论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82754
  • 丛书名: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作者:廖可斌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编辑推荐
作者将对中国影响至深的理学与文学结合分析,从另一视角开启了看待中国文化之路。学术理论扎实,开创了国内探讨文学与理学发展的新天地。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文章23篇,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学与儒学”,主要以理学为聚焦点,探讨理学和儒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二是“理学与文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宋代以后特别是明代的理学(心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三是“理学与文化”,由对理学的探讨延伸到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因当代人对理学的看法,牵涉到对整个儒学以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又影响到我们现在对提升人文精神、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思路和策略的选择。
作者简介
廖可斌,湖南安乡人,1961年12月生。1978年3月至1987年2月在湖南师范学院(大学)读本科、留系任助教、读硕士、留系任助教。1989年12月在杭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留系任教,1994年12月晋升教授。2009年9月调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曾在香港浸会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做访问学者。已出版《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诗稗麟爪》、《明史随笔》等著作,主编或合作编撰书籍10余种,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  录
自序

一, 理学与儒学
1,思想的基本形态、可能形态和现实形态——探讨理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可能性的一种思路
2,理学的两面
3,论儒学人文主义
4,儒学巨大的潜在积极意义

二,理学与文学
5,理学的二重性及其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6,古典审美理想的解体与中唐文学发展动向
7,地域文人集团的兴替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的变迁
8,论宋濂前后期思想的变化及其他
9,论台阁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探讨理学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对清理和重估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资源的意义

虽然我们一般都认为,能够思考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因而强调思想和文化对人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但我们在分析和评价各种思想和文化形态时,往往采取一种势利的功利主义的态度,即不是根据某种思想或文化形态的内涵本身对它作出评价,而是根据与之相关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的兴衰来对它作出评价。凡是与之相关的经济兴旺、国家强大、社会稳定,人们总倾向于认为这种思想和文化形态是重要的,优秀的;凡是与之相关的经济落后、国力衰弱、社会动乱,人们总倾向于认为这种思想和文化形态是不重要的、腐朽的。近代以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和外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就是这种势利的功利主义态度的一个典型例子。
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深重,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远远落在欧美后面。国人在饱受屈辱和痛苦的同时,自然要思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人们首先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历来不重视科技和工业,于是开展了“洋务运动”。1894年甲午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于是人们认为中国的关键问题在于政治制度,因而进行了政治改良运动,即“戊戌维新”。但“戊戌维新”也以失败告终,人们进而认为必须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于是有“辛亥革命”。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情况未见好转,反而变得更糟了,于是人们认为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文化。中国之所以落后,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落后了,或者说中国文化历来就是一种落后腐朽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要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负主要责任。只要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被彻底摧毁,或得到根本改造,中国就没有希望。正是在这种观念主导下,兴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近一百年来,“五四”传统被奉为正统,“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判也就被广泛接受。
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是它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中首当其冲。宋明理学曾被奉为晚期儒家思想的正宗,而且它似乎与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有更直接的联系,于是它尤其成为众矢之的。在近代以来绝大多数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评述中,宋明理学几乎成了毫无价值的垃圾,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如我们下面还要讨论的,这种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情绪宣泄,而非理性评价,它的主要依据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因此是一种典型的势利的功利主义的态度。有意思的是,近年以来,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腾飞,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特别是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包括对宋明理学思想的评价,又稍稍趋于和缓,甚至出现一些正面的肯定。这种评价与过去的激烈否定似乎截然相反,但在思维方式上却同出一脉,即同样是以科技、经济、军事等的成败来论思想文化的优劣,即仍然是一种势利的功利主义的态度。

 理学与文学论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