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主义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生态城市主义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8004046
作者:汤敏,张朋伟,边春霖 主编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编辑推荐
   作者站在城市发展的宏观尺度上,力求使本书成为一部引导城市发展思路、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施工的大众专业读物。本书需要大众的视角和语言,让普通民众能理解和读懂生态城市主义,进而监督乃至约束非生态型建设甚至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城市生态又是一个专业型的学科,公众对生态的诉求和认识需要专业的学科和工程手段来实现,本书具有专业可操作性,可供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生态营造、城市工程建设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城市生态入手,研究合理的空间资源分配来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全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篇,阐述城市生态主义存在的思想基础、以及该理论纲领与以往思想纲领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为方法篇,即在城市生态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山、水、生物、绿道、雨洪管理、都市农园、公园体系、公共空间的生态化格局和措施实现城市生态主义。第三部分为实践篇,通过对杭州产业园、公共中心、街道、社区、河道进行城市生态建设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生态建设实践收集,总结经验;通过对杭州XWHO公司以往规划项目进行生态评述,指出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
  汤敏  男,l985年6月生,2003年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200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景观设计学,并研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从2009年开始从事规划设计工作,2010:年发起可持续城市公益论坛,推广城市生态理念和生态基础设施规划,2013年,提出“我是规划设计师,我为弱势群体代言”的口号,全面推广规划设计的公益行动。作为中国城市规划第一批民间公益组织的发起人,撰写《当前中国城市规划体制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方向》一文以推动行业改革。前往调查梅州祖屋强拆事件,写了《救救梅州,泣血转发:新城建设强拆客家祖屋》网络热文,推进梅州祖屋保护,该文成为当周十大热门网络文章之一,并有效地减缓乃至阻止了祖屋的拆迁行为,全社会的鼓励与支持给予了其更大的动力。通过不间断地组织和开展了跨界交流与公益学习,搭建了规划设计的多元融合和多学科交流平台。
  张朋伟  男,河南省汝州市人,生态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研究领域涉及城市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生态问题。研究内容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低影响开发、乡土植物开发利用等方面。现就职于北**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边春霖男,祖籍四川西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景观设计学硕士。曾先后在艾斯弧(杭州)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集团、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工作。现居四川攀枝花,从事城市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

 

目  录

第一章 理论篇
 第一节 生态城市主义理论基础、思想纲领与行动计划
  1、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2、城市规划的思想纲领
  3、城市规划的行动计划
  4、结语
 第二节 对城市规划作品的分析方法的思考——矛盾评价法
  1、事物的辩证性导致了以城市规划成果作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不可行
  2、用对城市规划分析过程的评价来取代对城市规划结果的评价
  3、矛盾分析法使规划分析过程更加深刻
  4、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的矛盾
  5、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对生态文明排名的思考——读《哪个省的生态更文明》后有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国内第一次关于城市生态的学术文章,是1980年李超伯在“城市规划”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问题》的文章,自那以后,城市生态这个话题的学术关注和文章都越来越多。尽管现在生态文明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写入党纪国法。但在2003年到2013年这十年间,我们痛心地称它为“生态十年灾难”时期,这十年里生态文明面临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
  所以我更愿意说2014年是生态元年,生态建设进入新纪元,城市生态乃至国家生态终于走入了正确的轨道,生态文明不仅是抗议者或环保人士的呐喊,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文明的体制和法制建设。尤其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对制度的探讨和建设,让我倍感欣喜。
  尽管从1985年开始探讨城市生态问题,但我国生态文明的体制和法制建设至今仍处起步,在城市规划、建设等各个领域几乎没有一部生态相关的法规,城建系统也没有独立的生态职能部门开展规划和管理。生态在之前的时间里被凌乱地切割到城市绿地系统、环保、绿色建筑等多个部门,所以生态基本得不到保障。
  没有体制和法制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应该说这部分的工作从2014年才刚刚起步,所以我称2014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元年,原因正是在此。也正因为这个落后的局面太严重,这部分的建设显得特别的紧迫,可以说是在与时间赛跑。
  尽管生态文明和制度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但生态科学从1980年至今还是取得了与世界接轨的成绩,各种生态问题、生态格局以及生态科技的研究都基本能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这也为目前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在这本书里较系统地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包含了大量学术界这些年对城市生态研究的集成。内容未见完备和成熟,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学友同行一同探讨批评。
  我一直认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要是制度和平台的建设,生态从学科上的建设并不新颖,但从法制建设基本是空白,正因为这一领域的空白,需要建立的规范制度实在太紧迫。城市雨水防涝需要生态法规,城市绿地建设需要生态法规,开发项目需要生态法规,几乎每一个与城建相关领域都要建立起自己的生态法规。
  因此,从2013年至今,我们自己独立编制了《生态景观评估标准》的规范,目前已被纳入到深圳智慧城市系列标准中去,也希望未来各个领域都要出现各自的生态评估标准,比如《生态道路评估标准》、《生态河流评估标准》、《生态园区评估标准》。只有这些切实可行的标准得到保障推行,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除了法制体制建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建设是平台建设,迄今为止,我国没有推出生态城建网,生态建材网等等关于生态的信息平台。以及城市生态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生态景观设计师认证与培训,生态项目的认证和评级,甚至生态信息的大数据服务之类的公共平台,都亟待搭建。

 生态城市主义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