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30年--吉林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民政30年--吉林卷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1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723570
作者:李学举 主编,张晶 分册主编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
  30年来,吉林省各级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在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在全国率先实行“海选”模式;率先实现城市社区公共设施全覆盖;率先启动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率先实现城市低保金全省统一由一家金融机构社会化发放;率先在全国开展取消医院太平间、建立殡仪服务中心;率先建立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创造性地开展了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以及“双支”等富有时代特色的拥军活动。近年来,吉林省还涌现出了以社区工作者楷模——谭竹青和爱民好公仆——金正一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政工作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当然,30年来吉林省民政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今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困难:民政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不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民政经费的投入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状况,还不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民政法制建设滞后和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的现实,还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发展任务;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目  录
总论
第1篇 救灾减灾
 第1章 灾害概述
 第2章 灾情管理
 第3章 救灾准备
 第4章 灾害救助
 第5章 综合减灾
 第6章 救灾捐赠
 第7章 1998年抗洪救灾
第2篇 城乡社会救助
 第8章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9章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10章 农村五保供养
 第11章 城乡医疗救助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灾害概述
  抗灾救灾工作,事关群众安危冷暖,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政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站在保障民生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救灾方针政策,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大自然灾害预测、准备、应急、抢险、救助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力度,建立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款分级负担的体制机制,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吉林省地处东北中部,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分为东部长白山区和西部松辽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全省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6%,丘陵和台地面积约占34%,平原面积约占30%。全省境内河流众多,有名称记载的有2000余条,流长在30公里以上的有221条,100公里以上的有38条,分属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5个水系。境内还有松花湖、二龙湖、月亮泡、查于湖等10多个较大湖泊。
  吉林省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接近内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少雨多风沙,是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降雨量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年幅度为900毫米-400毫米。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快,夏秋两季雨量集中,秋季降温快,无霜期仅为110天-150天,低气压来去频繁,寒潮暴雪等天气多。
  受地形、山脉、河流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自然灾害频发,主要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除台风和海啸灾害外,暴雪、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泥石流、低温冷冻及农作物病虫灾害等自然灾害每年均有发生。二是多灾种并发。在每年主汛期,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量的同时,均伴有风雹等灾害,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减产绝收,大量民房损坏倒塌,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三是灾害分布广、频次高。仅1991年-2001年的10年间,就先后发生3次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1991年、1995年、1998年),3次严重干旱(1996年、2000年、2001年),1次大范围低温冷冻灾害(1994年)。特别是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和1999年-2001年连续3年的大面积干旱,受灾范围之广,损失之重,对灾民生产生活影响之大是近50年来少有的。四是灾害损失大。自1978年以来的30年间,全省共有5258万公顷(3754万公顷成灾,1177万公顷绝收)农作物受灾,248万问民房因灾倒塌,416万间损坏,9132万人次受灾,631人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32亿元。
  ……

 民政30年--吉林卷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