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国内自助旅游指南 > 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1204858
作者:尼玛达娃 著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编辑推荐
世上人分两种,去过西藏的,未去过的。 
内容简介
西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想象的产物。但是当你到了西藏就会发现,西藏本身竟远远超乎想象。如此辽阔的天地,如此恢宏的建筑,如此坚韧的民族,如同一切伟大的事物,它几乎超出了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有人谓“人定胜天”,但西藏那些频发的山洪、地震、风雪、冰雹、雪崩、泥石流及野兽的侵害,却是古时的雪域居民无力战胜的。自然的严酷和生活的艰辛,使藏族的先民们内心充满挫折、失败和恐惧之感。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宗教,投向了来世。他们把大量的时间一精力和财富,都奉献给了宗教和神灵。他们尽全力娱悦神灵,反过来又依赖于神灵的护佑。结果,整个西藏变成了一个大寺院,雪域大地被僧侣的袈裟染成了绛红色。
于是,原本一个勇武善战、怀有帝国野心的民族,1000年来竟以载歌载舞、静坐祈祷的形象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玛尼石堆无所不在;随处可见的风马旗一遍遍向天空传送着经文;无数手摇玛尼轮、口诵真言的信徒们走在雪域各处的转经道上。西藏,已成为远方的代名词,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是真正的别处。
作者简介
尼玛达娃,藏名,本名邢环中——一个被西藏改变了人生道路的人。   10多年前,走出大学校门,他遁去了西藏。再遁逸,拉萨也有霓虹灯,于是他去了墨脱。墨脱当年与世隔绝,至今仍不通公路。 “八年援减”,在西藏呆了八年之久后,曾在全国最小的县城墨脱呆了三年的他
目  录
前言 怀一颗朝圣的心上路
第一篇 不可不知的西藏
 意象九九
 西藏简史
第二篇 深入西藏的四种方式
他者的目光
西方人眼里的西藏
内地人眼里的西藏
禁地的传说
  乘愿再来的圣者活佛
神王诗人风流情种
乐空双运欢喜佛
光荣随鹰背苍茫远去
暮色里的贵族世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篇 深入西藏的四种方式
 他者的目光
  “他者”是人类学里的一个概念,以“他者的目光”观察自身,有助于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但此种“他者的目光”距离他物的本质,却始终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鸿沟。西藏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思想造物,某种程度上是这种“他者的目光”误读的产物。
这里有个离奇的例子。英国人彼得•霍普柯克梳理完成了一部西方人在19世纪后半叶的50年间,即西藏成为禁地那段时期的西藏探险史《闯入世界屋脊的人》,书中也不乏见地,但他对汉语“西藏”二字的涵义竟作了如下的解释:“西藏是从两个汉字衍生而来。一个意思是‘西边’,另一个意思是‘被藏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被藏在了西边’”。
如果说出于知识上的欠缺而产生的误读尚可理解的话,那么,那些将自己的价值观盖于西藏之上的人,就未免有些可鄙可笑了。英国自然科学家赫伯特•斯蒂文斯即为此类典型之一。上世纪20年代末,赫伯特•斯蒂文斯穿越康藏地区探险考察,在其所著的《经深峡幽谷走进康藏》一书末尾,有这样一段话:“康藏高原万岁!希望现代文明不会打破这片神秘土地的宁静和安祥;因为随着道路的开通就会有汽车喇叭的喧闹和汽油泵的污染出现在这里,而所有这些令人厌恶的行为都是以人类进步为名义。至少我们要这上帝创造的地球上保留一块净土,不受现代商业气氛的破坏。我的期望是不是太多了?如果深信如此,我将说:康藏高原!保持你那令人惊叹的‘原貌’又有何妨。……
书摘插画
插图

 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