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策淮南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觅策淮南子》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809353
作者:李黎 编著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编辑推荐
我为您读万卷书,助您畅行万里路。
  诠释淮南王至深至玄之道,寻觅人生至善至正之策。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
  失本则乱,得本则治。其美在调,其失在权。
  故上下异道则治,同道则乱。
  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
  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
  知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修;贤者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余。
  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君子修美,虽未有利,福将在后至。
  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 
内容简介
  作为“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鸿篇世制,《淮南子》从哲学的高度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从价值理念、人生态度、形神修炼、处世原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给我们以启迪。其中既有气象万千的哲理雄辩,也有令人醍醐灌顶的史事分析,包容了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治理方术。
  本书立足于古代经典的现代阅读,学习淮南王的管理方略、用人之道以及做事的谋略和修身养性的哲理。
目  录
代总序
管理篇——学习古人的管理智慧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有时候赞誉别人却反而败坏了他,有时候诋毁别人结果却成全了他。
 徐而驰,迟于步也。
  有时候缓慢行走反而比急驰要快些。
 今不务使患无生,患生而救之,虽有圣知,弗能为谋耳。
  如果不是致力于防备祸患的发生,而是致力于当祸患发生后再相救,这样的人即使有圣明的智慧也不能与其为谋。
 事或为之。适足以败之;或备之,适足以致之。
  有时候只盯着眼前的事情做,却忽略了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结果;只有立足眼前,放眼长远,才能有好的结果。
 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
  智者懂得变通与选择道路,愚者只知死守一条路走到底。
 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
  世上有施行仁义而身死国亡的,这是因为仁义施行得不合时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管理篇——学习古人的管理智慧
  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
  【释义】
  智者懂得变通与选择道路,愚者只知死守一条路走到底。
  【出处】
  或争利而反强之,或听从而反止之。何以知其然也?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其傅宰折睢,曰:“吾欲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然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智者离路而得道,愚者守道而失路。夫儿说之巧,于闭结无不解。非能闭结而尽解之也,不解不可解也。至乎以弗解解之者,可与及言论矣。
            ——人间训
  【解译】
  有时候拿利害关系去劝阻人家,被劝的人反而态度很强硬,要坚持下去;有时候表面上听从,却反倒可以制止他。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鲁哀公意图往西扩建住宅,史官极力劝阻他,认为往西扩建住宅不吉利。鲁哀公变了脸色发脾气,身边的人劝谏都不听。鲁哀公问太傅宰折睢:“我想要扩建住宅,史官认为不吉祥,你是如何认为的?”宰折睢说:“天下有三样不吉利的事,往西扩建住宅不在其中。”鲁哀公非常高兴。过了一会,鲁哀公又问道:“什么是所谓的三件不吉祥的事呢?”宰折睢回答说:“第一不吉祥的事是不行礼义,第二不吉祥的事是嗜欲无度,第三不吉祥的事是不听劝谏。”鲁哀公沉默深思,感慨地反省自我,于是就不往西扩建住宅了。史官以为只要力争强谏就可以劝阻了,却不明白不力争强谏也可以被采纳的道理。智者懂得变通与选择道路,愚者只知死守一条路走到底。宋国大夫儿说很灵巧,没有什么结是解不开的,其实他不是任何结都能解开的,他只是不解那些解不开的结罢了。只有那些能够以“不解”来解结的人,才可以与其谈论道。
  ……
书摘插画
插图

 《觅策淮南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