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与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高职高专教材 > 审计基础与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7月01日
  • 开 本:128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111582
  •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
作者:蔺宁 邵华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理论篇和实务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包括审计总论、审计主体、审计法律责任、审计证据、审计程序与审计工作底稿等,实务篇包括货币资金、存货等资产负债项目的审计,审计调整实务和审计报告实务。本次修订按照最近发布的会计准则,调整部分报表项目,使其内容更新颖。书中穿插了分量恰当的例题等,使得本书在科学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
蔺宁,系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系会计专业负责人,主要讲授“审计实务”、“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荣获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公开发表多篇有关会计、审计方面的论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三部,具有多年高校教学经验,曾兼任北京慧通商业零售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对中小企业财务问题进行了长期跟踪和思考,积累了丰富的实务和教学经验。
目  录
理 论 篇
学习情境一 审计认知
任务一 认识审计
任务二 认识审计方式
任务三 认识审计的发展历程
技能训练
学习情境二 审计主体及其管理
任务一 审计主体认知
任务二 认识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
技能训练
学习情境三 认识审计规范与法律责任
任务一 认识审计准则
任务二 认识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任务三 认识审计法律责任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审计因何产生
审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审计界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至今仍是颇有争议的命题,先后出现了两权分离论、利益冲突论、财政监督论等观点。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两权分离论,即因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审计的产生,受托责任制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当财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财产的所有者无法自己管理财务,因此将财产的管理权交给他人,此时需要对财产管理者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因此审计作为独立第三方承担起监督的职能。
在情境导入中,小李从事的是政府审计,小刘从事的是民间审计,小张从事的是内部审计,这三类审计从其本质上讲都是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我国政府审计最早产生于封建社会,因财产所有者(皇帝)与经营者(各级官吏)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民间审计因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而产生,内部审计则因经营权的分解形成了经济责任关系内部化、多层次化对监督的需要而产生。
二、审计的定义是什么
人们对审计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审计的含义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并日趋科学和完善。我国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审计的特征,1989年中国审计学会将审计定义为“审计是由专职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这个定义准确地说明了审计的主体、对象、工作方式、依据、目的和性质。
(一)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是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专职机构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专职人员则指专门从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工作人员。
(二)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即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由于审计主体不同,审计对象也不完全相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政府审计的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国有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单位、本部门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民间审计的对象为委托人指定的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三)审计工作方式

 审计基础与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课程改革规划教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