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述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诸子学述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5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1759165
  • 丛书名:中国传统 经典与解释
作者:羅焌 著,羅书慎 点校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5月 
编辑推荐
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内容简介
《诸子学述》乃据罗暖先生在湖南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全书分三编,上编为总论《子学概论》,论述诸子的产生、渊源、兴废、派别、异同,诸子书之真伪,历代诸子学研究;中编为分论《周秦诸子学史》,详细介绍了儒家、道家的人物及思想;下编为结论《周秦学说平议》,惜未成稿而先生卒。
作者简介
罗焌(1874-1932),字树棠,一字庶丹,长沙人。经学家,古文字学家,自音韵、训诂、校勘,乃至儒墨,无不精通。光绪二十八年(1902)成举人。1928年为湖南大学教授。讲授诸子,颇能沟通汉宋,究极精微。主要著述有《诸子学述》、《经子丛考》、《石鼓文集释》、《金文隶古定
目  录
上编 总论(一名子学概论)
第一章 诸子释名
第二章 诸子部居(附表)
第三章 诸子家数(附表)
第四章 诸子书之真伪及存佚(附表)
第五章 诸子学之研究
第六章 诸子之渊源
第七章 诸子之兴废
第八章 历代之诸子学
第九章 子与经
第十章 子与史
第十一章 子与集
第十二章 诸子之异同
中编 各论(一名周秦诸子学史)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总论(一名子学概论)
  第二章 诸子部居
隋书经籍志曰:“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减,不复可知。孑乙子删书,别为之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亦皆相类。谓二诗皆有序。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自是之后,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博览之士,疾其浑漫,故王俭作七志,阮孝绪作七录,并皆别行,大体虽准向、歆,而速不逮矣。”今案向、歆父子,先后承诏,校雠秘府羣书,分别部居,着为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又作敷术。有方技略。辑略一篇,即六篇之总最。班固殆以此篇之文,分缀六篇之后,故汉书艺文志虽本七略,实止六略耳。志末总计云:“大凡书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以六田各言,则一为六艺略,二为诸子略矣。晋荀勖因魏中经,更着新簿,总括羣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古诸子家,列乙部中。宋王俭别撰七志,而诸子志仍居第二。至梁阮孝绪博采家藏,参校官簿,更为七录,以王氏经典志中之史记杂传,别为记传录第二,又以班志之兵书略、王志之军书志并人诸子,为子兵录第三。其意本诸荀勖中经簿,惟以史传列子兵录前,为小异耳。至隋志经籍,始分经、史、子、集四部。唐志遂以甲部为经,乙部为史,丙部为子,丁部为集。而经、史、子、集之部居,几成定论。清倪灿明史艺文志序云:“四部之名,至庐而始定,曰甲部,经典小学诸书;曰乙部,史家编年纪传等类;曰丙部,诸子百家在焉;曰丁部,骚赋别集系焉。下逮有宋,亦沿其制。”宋、明暨清,四部分类,大体悉从隋、唐。盖自阮录以来,古诸子家,始由乙部降居丙部矣。附历代书录分合异同表于下:
 ……
书摘插画
插图

 诸子学述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