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关系与言说——批判神学与神学的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上帝、关系与言说——批判神学与神学的批判

  • 版 次:1
  • 页 数:596
  • 字 数:41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10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1763483
作者:曾庆豹 著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种“神学提纲”式的尝试,同时也是汉语学界中鲜有的神学思想文本。
作者从人与他者、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互动中的“关系”范畴出发,考察并把握了当代各家思想学说的贡献及限制,分析清理在现代性视野底下的哲学和神学,辨析了一条清楚的问题意识,一方面批判了以主体形上学、意识哲学、宰制、同一性原理的思想困境;另一方面则是开启了以互为主体性、语言互动、社群性、解放、差异为旨的思想出路,进而以一种更为批判性的“后自由神学”姿态出现,提出了一条未来可能的一种汉语学界或世界可兹推进的思想方向。
作者尝试在中西方思想的语境中提出自己独立的主张和思想,这是近年来汉语学界难得的思想力作,可供学界检验和批评。
作者简介
曾庆豹(Chin Ken Pa)哲学博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01迄今)、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4)、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6迄今)、《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期刊)编委(1997迄今)、国际期刊(ACHE级)主编。已出版著作包括有〈新马来
目  录
自 序
导论关系的辩证
一、神学审美化的批判
二、从Deus diait到analogia relationis
三、系于“他者”的神学
四、神学的四项关系范畴 以《创世记》前三章 为例
第一章 太初有言
一、“语言转向”作为“神学转向”
二、神学人类学化的批判
三、从关系到符号互动
四、倾听的神学
第二章 信仰寻求理解
一、真理的言说
二、唯信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太初有言
二、神学人类学化的批判
要摆脱“人类学中心”的思维方式,除非神学转向对“语言”的关注,不然就很难不把“对上帝的理解变成了对人的表象”,这是一种偶像崇拜的神学,且意味着费尔巴哈的批判仍然有效。康德哲学对近代基督“新教”神学的影响由两方面完成,一是反对康德的浪漫化神学(施莱尔马赫),一是赞同康德的道德化神学(利奇尔)。反对康德的施莱尔马赫并没有超出康德主体哲学的范围,赞同康德的利奇尔(Ritsehl)更是将耶稣作了理想人格的道德化解释。可以说,康德即是“神学人类学化”的始作俑者。①
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哲学对于天主教的直接影响是借由了海德格尔,它表现在名为“先验托马斯主义”(Transcendental Th0—mist)的思想家身上。②令人惊讶的是,当代天主教神学家似乎太早地把费尔巴哈的批判给遗忘了,正如拉纳把近代新教神学的吉光片羽带人天主教教会的传统教义内,也照旧地把神学理解为人类学。我认为,这主要归因于他对神学的理解仍停留在康德哲学的阶段,且没有留心海德格尔对人类学的批判,以及后期海德格尔对语言所做的批判反省。③
先验神学(Transcendental Theology)$)k为,人是被造来追求无限的,追求无限的知识、无限的爱。在康德主体转向的框架下,纳分析了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而人心最纯粹的认知意愿就是一种超越一切有限的事物,达到绝对境域的动力,人类纯正的爱和坦诚的经验就是恩宠的经验。不管在理性或感性方面,人都拥有无限前瞻的可能,所以人始终都向着“无限”开放,于是这种近乎本能的人性,成了谈论上帝的起点。拉纳当然也同意人的这种条件需要“补救”,“恩宠”在此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无限”固然吸引人,仍需恩宠推一把。
……

 上帝、关系与言说——批判神学与神学的批判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