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

  • 版 次:1
  • 页 数:321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306887
作者:张自慧 著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简介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中华文明素称“礼乐文明”。早在我国远古时代,礼就孕育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之中。到了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揭开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序幕。后经儒家的丰富和完善与历代统治者的倡导和推行,礼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礼治最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治国方略。综观中国历史,礼作为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准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成为华夏文明的标志。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华夏”一词的涵义时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著名史学家柳诒徵先生也曾说:“中国者,礼仪之邦也。以中道立国,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
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一向被视为儒学的核心。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都对礼的作用和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到孟子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再到荀子的“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儒家对礼的执着追求,感受到礼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重要功能,亦可领略到“礼之用,和为贵”所揭示的治国理政、协和万邦的真谛。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礼的起源与地位
1.1 “礼”及“礼文化”
1.2 礼的起源
1.3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第二章 礼的嬗变与本质
2.1 礼的嬗变
2.2 礼的嬗变规律
2.3 礼的本质
第三章 礼文化的人文精神
3.1 人文精神及其丰富内涵
3.2 礼学与人学
3.3 礼文化的人文精神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礼的起源与地位
1.2 礼的起源
就礼文化的发展逻辑而言,礼的起源是一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问题。因为就其实质而言,它解决的是礼的内在根据和存在的必然性等层面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理论的逻辑顺序看,应该优先于诸如“礼”的本质、价值、功能、具体规定等其他问题。因此,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儒家和近现代的许多学者,都对礼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2.1 孔、孟、荀关于礼之起源谗
礼是中国文化的中心范畴和华夏文明演进的主旋律,随着文化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礼应被视为滥觞万川的中国文化之源。自古以来人们关于礼之起源有多种解说,诸如天道说、本心说、制欲说、缘情说、缘义说、祭祀说、风俗说、宗教说、交往说等等。既然礼是儒家伦理的基本概念之一,那么我们就先到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亚圣”孟子以及集大成者荀子那里,看看他们关于礼的起源的观点。
(1)孔子的“天道说”
“礼”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大范畴,有部分学者认为“礼”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学主要是礼学”。①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论语》中言及礼字共74次之多,这充分表明孔子是十分重视礼的,或者说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范畴,孔子的社会理想、伦理观念、教育思想无不与礼相关。但是,对礼的概念和礼的起源的论述,在孔子那里却显得零乱、模糊,远不如他对礼的作用、价值和意义的阐述那样清晰,这给后人的理解和研究造成了困难。
……

 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