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2008)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2008)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4947628
作者:孟辉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简介
金融工具的研究是虚拟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当努力推进中国金融工具及其创新的研究。
首先,研究金融工具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我认为,虚拟经济的基本研究方法应当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复杂科学(系统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方法,主要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在金融工具的研究方面也应注意运用上述基本方法,同时还要运用数理金融学、行为金融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技术、复杂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模拟、计算智能、数理逻辑等各种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其次,在研究中要努力学习和创新。由于中国在金融工具及其创新方面还缺少实践经验,故应当认真学习国外的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但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避免盲目照搬;而且要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既能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工具体系。
再次,要注意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研究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内在的规律,以指导和规范未来的创新,而且只有当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真正被市场接受时,才能称得上是金融创新。
最后,要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群体的组织。目前中国研究金融工具及其创新的人才十分缺乏,要在知名的高等院校及中科院、社科院等单位设置这方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鼓励有金融方面实践经验的人员报考;要在国内重点支持几家水平较高的研究群体,鼓励他们与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努力逼近国际水平。
目  录
第一章 “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结构和线索
第一节 通货膨胀下“金融脱媒”迹象日益明显
第二节 “金融脱媒”背景下金融工具创新的线索
第三节 未来金融工具创新展望
第二章 2007年国债市场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国债市场回顾
第二节 2007年国债市场年度特征
第三节 2007年国债市场创新
第三章 2007年信托产品创新报告
第一节 2007年信托公司发展概述
第二节 信托新政出台背景及其对信托产品创新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信托新政”驱动下各业务领域中的信托产品创新
第四节 对信托产品创新未来的展望
第四章 2007年银行业产品创新报告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结构和线索
  第二节 “金融脱媒”背景下金融工具创新的线索
“金融脱媒”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在2007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负利率的背景下,居民重新配置金融资产的需求首先催生了各种新的投资理财工具,特别是股权类产品的创新。
  线索一:居民金融资产的重配催生股权类理财产品创新。
股权的收益特征使得其能够分享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增值收益,成为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领域,这一需求为相关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契机。
证券投资基金是储蓄存款向股票投资转化的主要金融工具,在2007年得到迅猛发展,规模迅速扩张。但总体而言,证券投资基金类型较为单一,投资策略趋同,因此,创新基金类型,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是2007年各类基金产品创新的重要特点:国投瑞银按照“结构分级”思路推出了瑞福优先和瑞福进取两类基金,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工银瑞信红利股票基金采取“开放式基金封闭化管理”的模式,通过延长封闭期至一年规避短期市场赎回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大成优选创新基金作为封闭式基金,通过引入“救生艇”条款控制基金折价率,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
在证券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的同时,私募基金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借助信托公司搭建的平台,私募基金实现了“阳光化”,成为私募信托基金。与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相比,私募信托基金投资决策灵活,投资范围广泛,投资风险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在2007年也获得了迅猛增长。
  线索二:股票二级市场高估值倒逼相关领域的金融创新。
各种类型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推出,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储蓄存款向股票市场分流的渠道,“金融脱媒”对整个金融市场格局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推动了相关领域的金融工具创新。
庞大的储蓄分流资金进入股市,导致股票市场供需严重失衡,A股股价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引发了市场各方关于股价泡沫的担忧。为此,一系列增加股票供给、拓展投资渠道的政策陆续出台,“有形之手”成为推动金融工具创新的重要推力之一。
  ……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2008)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