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324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6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08125
作者:刘仁伍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内容简介
  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面临新变革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本书从货币国际化的风险评估与控制视角,构建了货币国际化风险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在总结主要国际货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内、区域和全球三大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分析了其对资本流动、货币替代、货币政策等各方面的潜在冲击,最后基于路径选择、配套制度构建等角度,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风险控制的建议。
作者简介
刘仁伍,1955年生于吉林。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金融稳定与存款保险制度、农村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目前,已经出版《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存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定义、特征与模式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特征与条件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不同模式:基于三大国际货币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及其分类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风险的形成机制——深层次的分析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控制:基本框架与国际经验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风险控制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控制:三大国际货币的典型事实与经验
 本章小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货币国际化:定义、特征与模式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特征与条件
一 货币与货币国际化: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考察
(一)货币的产生:一般等价物的发展
从商品生产矛盾的发展考察货币以及货币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双方都将对方的“物”视为等价物,而对方的“物”总是特殊的、偶然出现的东西,因而在物物交换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物物交换中一方都是另一方的等价物的事实已经内含了某些“物”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社会基础。这就导致人类社会商品生产的发展最终使得在交易中,一方为偶然出现的、特殊的、变化的商品,而另一方为固定不变的“货币商品”,即“一般等价物”。这就是马克思最著名的货币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货币发展的早期演进中,作为计价单位和流通手段的货币,其产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及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以其载体自身的价值为基础,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体现并仅体现交换主体之间横向的交易关系;在这一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并不需要“信用”的支持,可以说获得货币就等于抵押了商品的价值,同时获得了换取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权利,这时候的货币基本上都是自由货币。
(二)货币的发展:从自由货币到国家货币
商品生产与交换中的矛盾发展,特别是贸易的发展使原有的自由货币的职能不断分化;当一般等价物固定以某单一商品来充当的时候,也实现了使用价值和货币本身价值的分离。不足值的货币可以凭借“信用”发挥货币的媒介职能,于是货币的铸造就产生了巨额的价值,其发展的结果就是以国家的名义控制货币发行,由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这样国家可以实现:(1)控制铸币收益,增加岁入;(2)扫除商品交换的货币障碍,促进经济发展;(3)以货币的统一体现国家权力的统一;(4)调节与控制经济运行。这样,货币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的信用和权力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也越来越体现为权力性货币发行主体与一般居民之间的纵向契约关系;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矛盾发展使货币从自由货币发展为有国家“信用”支持的国家货币。
(三)货币的国际化:货币职能的扩展
书摘插画
插图

 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