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领袖首脑 > 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133720
作者:苏峰,熊根琪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编辑推荐
 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时代感的*传记,看三十一年前后从“北漂一族”到开国领袖的伟大“逆袭”。
三十一年前,他曾是“北漂一族”,八人合租;在求索之余,还经历了北京爱情故事;三十一年后,他意气风华,入住中南海,酬答亲朋,群贤北归,在风云际会中筹建新中国。
  盘点四十余位“朋友圈”中的好友,看一代伟人三十一年前后与亲朋故旧、师长学友、文化名人、民主党派和国民党起义将领等不为人熟知的交往渊源;自制二十余张红色景点地图,在一代伟人三十一年前后活动地点“签到”,回到历史现场,感受转折年代的隐秘细节。
 
内容简介

  *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
  83年的时间里,他行走在中国广阔的版图上,而北京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站。本书聚焦1918年、1919年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三次北京(北平)之行,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合,采用时空交错的视角,追寻*在北京的活动足迹,挖掘当时当地的风云际会和名人往事。
  从1918年到1949年,从北大红楼到西郊香山,从八人合租、共盖一被,到入住双清别墅和中南海,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正值鼎盛的中年,这三十一年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通过具体地图的展现,向人们展示*与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作者简介
  苏峰:就职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出版个人专著:《北京记忆》《1978大记忆:北京的思考与转变》《难忘1949》。曾参与编著《中国共产党北京简史》《村官说村史》等书籍,在《人民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百年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近百篇文章。
目  录
前 言/
序 章 少年立志出乡关/
第一章 初次赴京:筹备勤工俭学/
第一节 “隆然高炕,大被同眠”/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新民学会的渊源/
第二节 操着南方话的“探路者”/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一时楷模”陈独秀的交往简介/
第三节 与杨开慧的浪漫爱情故事
延伸阅读:“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诗歌寄情/
第四节 与黎锦熙的师友之交
延伸阅读:黎锦熙珍藏着毛泽东的六封来信
第二章 再次到京:主持驱张运动
第一节 组织平民通讯社
延伸阅读: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简介
媒体评论
  如何用时空交错的新视角解读毛泽东?
  ——评《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
  朱元石
  毛泽东的故事说不完,已经出版的文字音像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许多已经抄滥,没有一点新思想、新创意、新角度引起的新火花,是不大能引人兴趣、吸引眼球了。而《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1918-1949年毛泽东在北京的人生地图》这本书的构思则比较巧妙,它用时空交错的新视角来解读毛泽东,很有新意,是一本比较严谨且具较高可读性的书稿。它的“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节操着南方话的“探路者”
  毛泽东驻京主持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工作,但自己却留在国内。对此,他曾解释道:“虽然我协助组织了这个运动,而且新民学会也支持这个运动,但是我并不想去欧洲,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时间:1918年10月
  地点:北京大学红楼
  事件: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新闻纸阅览室书记”。
  其实,杨昌济原本想让毛泽东报考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但毛泽东却没有报考,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且当时教育部规定中等师范毕业生要服务几年才能报考大学。毛泽东是向朋友借钱来北京的,留在北京不报考大学,但每月几块钱生活费,也无法解决,因此需要马上找个维持生活的工作。
  于是,杨昌济将其介绍给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征得校长蔡元培的同意后,毛泽东到图书馆担任“新闻纸阅览室书记”,负责管理15份报纸和阅览人姓名登记等工作,工作地点在北大红楼,月薪为8块大洋。这份工作,不仅解决了毛泽东必需的生活费用,而且通过每天管理和阅读报刊,使毛泽东从中吸收了许多新鲜有益的知识,同时为他结识名家学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司令部,是各种先进思潮汇聚之所,是传播革命思想的摇篮。校长蔡元培倡导学术思想自由,以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著称。毛泽东得到李大钊的推荐,来到北京大学这样一个沸腾的新天地,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当然愿意多接触一些先进人物,满足求知的渴望。
  然而,他不是正式的学生,仅仅是图书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由于职位比较低微,他受到当时所谓“先进人物”的冷遇。谁愿意去理会这个来自湖南“土里土气”的青年呢?以致毛泽东自己感觉到,对于大多数来往图书馆阅览室的人来说,他这个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他后来回忆说,“在那些来阅览室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头面人物,比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等。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南方话。”

 毛泽东:三十一年还旧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