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影视明星 > 20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

  • 版 次:1
  • 页 数:216
  • 字 数:127000
  • 印刷时间:1999年10月01日
  • 开 本: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2066599
作者:方全林 主编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10月 
编辑推荐
蔡楚生(1906-1968),1927年,从潮汕故乡来到上海。1931年,任联华影业公司导演。1934年,编导《渔光曲》,获莫斯科国际影展荣誉奖。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沪首映,轰动海内外。 
内容简介
蔡楚生(1906.1.12—1968.7.15)编剧、导演。广东潮阳人。十二岁在杂货店当学徒。十九岁在汕头参加工会,担任工会戏剧演出的编剧、导演、演员,曾与人合写滑稽短片《呆运》。1927年至上海,曾在华剧、民新、汉伦等影片公司拍摄的《海外奇缘》、《热血男儿》、《女伶复仇记》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并为天一影片公司编写剧本《无敌英雄》。1929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任助理导演。1931年入联华影业公司,任编剧、导演,编导《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影片。其中《渔光曲》于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荣誉奖,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37年到香港,与司徒慧敏合作编写《血溅宝山城》、《游击队进行曲》等电影剧本,并为大地、新生等影片公司编导《孤岛天堂》、《前程万里》等影片。1941年赴桂林。1943年创作五幕舞台剧《自由港》。1944年至重庆。1946年参加组建上海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编导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1948年再度赴香港。翌年与苏怡等共同发起粤语电影清洁运动,推进华南电影的革新。
建国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一届委员、第二届主席团委员、第三届副主席,中国影协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届主席。曾与王为一合作为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导影片《南海潮》。其作品故事性强,情节缜密,描写细腻,意境深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著有《对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的一些看法》、《创作四题》等论文。
作者简介
李亦中,男,教授,现任电影电视系主任,上海交大美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团体兼职有: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学术方向为影视理论、影视创作的教学与研究,开设《影视艺术导论》、《中外电影史》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南国的野小子
童年往事——学生意——第一次“触电”
第二章 上海滩不想念眼泪
投向东方大都会——“黑兵”
第三章 从“明星”到“联华”
师从郑正秋——跳槽
第四章 走出象牙塔
冬天里的“春天”——转变
第五章 一鸣惊人
《都会的早晨》——《渔光曲》
第六章 三十而立
《新女性》——《迷途的羔羊》——《会客室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山如梦,湖波如镜。风景幽丽之华村,虽荒凉,而恬静犹似避世之桃源。”
不过,故乡虽拥有“神仙里”这么个美妙脱俗的名称,却并非世外桃源。蔡楚生后来回忆道:“我小时候,对水涝旱灾印象极深,一涝田地尽淹,四野一片汪洋大海;一旱滴水困难,吃水要到一二十里地外去挑。而天灾与兵匪之祸又经常交替出现,国民党反动军队往往白天是兵,晚上是匪。”可见,蔡家的家境尽管比较富裕,但楚生从周围现实中多少感受到一些民生疾苦。
鹄陶是楚生的童稚之交,1933年他应《联华画报》编者约稿,写了《我所知的蔡楚生》一文,为我们了解少年时代的蔡楚生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鹄陶的笔下,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南国乡村少年的形象:当斜阳西坠,晚风吹拂稻浪,袅袅炊烟徘徊村落,劳作的人们负耕牵牛归家之时,楚生喜欢卧在草坪上仰望天空任思绪奔涌,从悠悠白云联想到日月星辰春秋循环,联想到人究竟为何而生存。夏天雷雨骤停,山丘田野平添无限葱茏,这时他喜欢坐在溪畔的大树底下,凝视溪水碧波,还想激流中是否蕴藏了什么意义。摹然间,楚生纵身跃入水中,可当他泅到对岸后,却发现那激流依然流淌毫无异样,“于是他感到了悲哀和茫然”。
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毕竟是短暂的。13岁那年,蔡楚生遭遇了人生之旅的第一个转折点——“出为徒工、店员”。
蔡楚生的祖父当年从上海回乡后,与同乡人合资在汕头市万安街开了一家“纶章杂货批发店”。潮人善贾的传统风习,致使长辈替子孙设计锦绣前程时向来以经商作为首选。说来也怪,楚生的父亲饱读诗书,是一位性情中人,自己并不热衷于经商之道,却将儿子送到“纶章”店里当学徒,指望他学一手理财经营的本事以振兴家业。
学生意的日子乏味又难熬。日复一日,天刚蒙蒙亮楚生就得起床子活,他睡的其实并不是“床”,而是用一块木板加两条板凳在店堂里搭成的铺位。撤去铺盖后,他要将厚重的排门板卸下,里里外外洒扫一遍,作好开门营业的准备。白天,楚生除了在柜台边劳碌,还得听凭掌柜使唤,承担掌柜家的买柴米油盐、生炉子、倒痰盂等杂活,与“理财”之事根本沾不上边。不过,普天下的学徒所经受的磨炼实际上差不多,楚生未必比别人更吃苦头。与众不同的倒是他的求知欲特别旺盛,自我奋斗的耐力特别持久。
有一天,店里的账房先生收到儿子的来信,四处向人夸耀儿子年仅11岁已能写出清通可读的家书。楚生受到莫大的刺激,由此警醒:我虽年长三岁,至今还不会写信,真觉得汗颜!他天性不服输,决心发愤自学。在账房先生的指点下,楚生留意收集百货箱里垫底的一张张旧报纸,用来充当自学的读物。每天晚上,他凑着火油灯用功,抠着报纸一字一句地细读,几个月坚持下来,把一本字
典翻得烂熟。接着,楚生又开始练习写作,写完后诚恳地请别人指正,但换来的却是一片戏谑,没人对这个小学徒笔下“鲁鱼亥豕”的……

 20世纪文化名人与上海-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