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沙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学文集/经典著作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沙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2月01日
  • 开 本:16
  • 纸 张: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222196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沙龙编写组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简介
人大法学院“教授沙龙”自200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虽然每一期沙龙都是利用午餐的时间,最多不过两个小时,但这其中的收获却是无法单纯用时间多少来计算的。“沙龙”(Salon)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在西方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再回归民间的复杂过程,但沙龙的形式却是简约的,参加者是自愿的,发表是自由的。也许正是这种形式简单、自由而又有主题的聚会形式太适合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主旨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沙龙”便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和文化的差异,成为一种学界常用、学者心仪的学术交流方式。法学院的教授沙龙当然更是如此。十年来六十次午间的交流时光,给法学院及愿意造访沙龙的每一位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观点发表平台。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沙龙十年的精选,文中所发表的演讲稿大部分经过作者修订,少部分是演讲过程的实录。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本编写组是为组织编写法学院65年来的学术发展所成立的。
目  录
目录
第1届 杨立新:法律人格的演变和法律物格 1
第2届 朱景文:法制化的趋势与反思 19
第5届 王轶:民法典的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 40
第10届 郭禾:中国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引发的思考 52
第11届 冯玉军:中国法治改革述评:成就、困境、特征 65
第18届 尤陈俊:法制变革年代的诉讼话语与知识变迁 94
第24届 杨建顺:行政强制的权利保障 110
第32届 李奋飞:通过技术实现正义 137
第40届 黎建飞:美国与中国残疾人法的比较与启示 149
第41届 马小红:中华法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173
第42届 张志铭: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183
第45届 韩立余:WTO规则与产业保护 217
第46届 李琛:知识产权法基本功能之重解 239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人大法学院“教授沙龙”自200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虽然每一期沙龙都是利用午餐的时间,最多不过两个小时,但这其中的收获却是无法单纯用时间多少来计算的。
作为同一学术共同体的人大法学院,有十多个学术论坛、讲座覆盖了法学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又有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名家讲坛、名律师讲坛、大使讲坛五大讲坛以及定期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学术坊”、“沙龙”等等,在这众多的学术交流平台上,虽然不能说每一期的论坛、讲座、沙龙等都“谈笑有鸿儒”,但“往来无白丁”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术交流平台如此密集林立的学术环境中,为什么还要增设这样一个“沙龙”?这个沙龙的设置究竟有着怎样的初衷?
“沙龙”(Salon)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在西方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再回归民间的复杂过程,但沙龙的形式却是简约的,参加者是自愿的,发表是自由的。也许正是这种形式简单、自由而又有主题的聚会形式太适合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主旨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沙龙”便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和文化的差异,成为一种学界常用、学者心仪的学术交流方式。说到“沙龙”,学者们会心照不宣地想到轻松愉快但收获颇丰的学术享受。
法学院的教授沙龙当然更是如此。十年来约六十次午间的交流时光,给法学院及参与沙龙的每一位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观点发表平台。聚会式的漫谈,使主讲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原汁原味地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本学科领域中的最新观点呈献给造访者。在共享主讲人思想、观点和言谈风格的同时,听者也会毫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学术志趣与风格。因为兴趣相投、心情轻松、发表自由,沙龙中有着最为坦诚的学术观点交锋,有着源于日常深厚学术积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学术洞见。法学院的教授沙龙还不仅仅止于这种学术的享受,作为中国法学界的“重镇”,“学风”的引领恐怕是法学院举办教授沙龙更为深层的用意。这个“学风”的内涵应该是“通过学科间的交流,加强各个专业间的交流沟通。”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进行专业融合。”(见法学院网站2005年11月28日《首届法学院教授沙龙成功举办》)唯有此,我们才能真正融入国际学界“问题导向”的研究中。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带有天然的缺陷,十全十美的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是不存在的,这也正是学术需要交流的原因。中国古人习惯用综合考察的方法进行研究,经、史、子、集四部中的书籍,无不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综合研究的方法可以避免“分科”研究而产生的以偏概全,但却难以分门别类地对“专业”之学理进行精深的探求。所以当源于古希腊“分科”研究传统的近代“学科”传入中国后,“有没有”便成为中国学界首当其冲并长期纠结的问题。比如中国有没有哲学?有没有史学?有没有法学?甚至有没有科学及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的分类等等。其实中国古人对自身综合研究方法的不足也并非没有察觉和弥补,在综合研究为主的古代中国,“术业有专攻”也是文人学者强调的学问研究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沙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