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5288677
作者:[美]戴维.迈尔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编辑推荐

  1.当今版税收入**的心理学家 美国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获得者 戴维?迈尔斯 毕数十年心血之力作。
  2.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心理学系采用、国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社会心理学》**改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短小精悍,随时随地给你美好的阅读体验。
  3.本书以科学的心态和角度剖析人际心理,书中所有数据和结论都基于准确的实验和调查,每一个观点都由严格的证据支持。
  4.《他人即地狱?》不仅分析了人际冲突必然存在的心理学根源,还提供了化解冲突的四C原则,帮助你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5.《心理学与生活》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鼎力推荐。
  6.中国社会心理学界三位**心理学家金盛华、张智勇、侯玉波联袂翻译。

 
内容简介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他的名剧《禁闭》中写道:“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自发地对他人产生偏见,有时会引发不同目的的攻击行为,甚至导致双方的冲突。在更广阔的人类社会中,冲突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群体如种族、性别乃至国与国之间。
  《他人即地狱?》节选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的超级畅销书《社会心理学》,这本在国外大学的心理学学生中几乎人手一册的书,集合了当今与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的社会心理学中*秀的成果。全书分为三个主题,“偏见:我们为何不喜欢他人”和“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分析了人际关系中的丑陋一面:为什么我们不喜欢、甚至是鄙视彼此?我们在何时、为什么彼此伤害?在“冲突与和解”中,我们思考了社会冲突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公正和平地解决冲突的四C原则。
  《他人即地狱?》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戴维?迈尔斯的文笔优美睿智,既适合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即使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读者,读起来也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当今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在美国Hope College担任了30余年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研究者,他因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世界*学术刊物《科学》。他所撰写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当今最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10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在引进中国之后,成为国内大学心理学系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迄今印刷了30余次,发行数10万册。

  译者简介:

  张智勇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北京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目  录
偏见:我们为何不喜欢他人
1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偏见的界定
种族偏见
性别偏见
偏见的社会根源
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
社 会化
社会制度的支持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自己比他人优越
避免偏见的动机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前  言
编者后记
当当网的李国庆先生,每次碰到我,闲谈中总会捎上那么一句:“我就搞不懂,你那两本厚厚的心理学教科书,时不时总能冲到我网上社科类畅销榜的前两名。”他说的一本是《心理学与生活》,另一本就是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这两本书持续畅销,而且越卖越好,的确令我们始料不及。前不久,我们公司的一位副总对市场部的同仁们说:“……是挺畅销的,但是,这就是它们的命运吗?我们为这些书做过像样的营销吗?”没错,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期的做书上,等书出来,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做“像样的”营销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归因: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吗
  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而忽视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之所以犯这类错误,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人而不是情境。一个人的种族或性别总是鲜明而引人注意的,而作用于这个人的情境力量通常却不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常常忽略奴隶制度是奴隶行为的原因之一,代之以奴隶们自身的天性来解释奴隶行为。
  就在不久之前,我们在解释已知的男女差异时,同样的思路再次重现。由于性别角色的约束难以看到,所以我们把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他们的天生倾向。人们越是认为人的特质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刻板印象就越强烈。
  利群偏差
  托马斯?佩蒂格鲁的研究表明了归因错误是如何使得人们在解释群体成员的行为时出现偏差的。我们总是对自己群体的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她之所以捐赠是因为她心肠好;他不捐赠是迫于目前的处境。”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行为时,我们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他之所以捐赠是为了博得好感;她不捐赠是因为她很自私。”因此,就像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同样的推搡动作,如果是白人所为,那么就会被认为只是“闹着玩”;一旦是黑人所为,就会变成“暴力行为”。
  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相对而言经常被人忽略。它可以被视为只是一个“特例”(“他的确聪明并且努力——完全不像其他人……”),由于运气或者某种特殊优势(“她之所以被录取,可能仅仅是因为她报考的那所医学院必须完成女生招生名额”),由于情境的要求(“在那种情形下,那个吝啬的苏格兰人除了掏钱照单结账还能干什么?”),或者归因于额外的努力(“亚洲学生成绩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他们太用功了”)。处于不利位置的群体、强调谦虚的群体(诸如中国人),较少表现出这种利群偏差。利群偏差能非常微妙地影响我们的言语风格。帕多瓦大学一组由安妮?马斯领导的学者发现,内群体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往往被描述成一种普遍品性(例如,“露西乐于助人”)。当同样的行为是由外群体的成员所为时,人们常常将其描述为一个特定、孤立的行动(“玛丽亚为那个拄拐杖的男人打开了门”)。当我们描述消极行为时,特点正好相反:“乔推了她一下”,对应于“胡安好斗”。马斯把这种利群偏差称为“语言性群体间偏差”。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指责他人能为指责者本人的优越地位提供辩护(见表1)。责备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把外群体的失败归结于该群体成员的内在品性有缺陷。正如迈尔斯?休斯敦所言:“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很笨;我们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尝试。”如果女性、黑人或者犹太人受人虐待,那他们一定是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当英国人在二战结束之际让一群德国平民去参观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的时候,一名德国人的反应是:“这些囚犯一定犯了特别可怕的罪行所以才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书摘插画
插图

 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