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10年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10年版)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812346
作者:金观涛,刘青峰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编辑推荐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10年版)》为金观涛,刘青峰代表作之一,简体字版初版于1984年,收入**批《走向未来丛书》,在全民族反思的八十年代畅销一时。1992年《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在香港修订再版,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几近绝版。2010年法律出版社在修订版基础上,重新印行旧作,以乡飨读者。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10年版)》以超稳定结构假说来分析中国社会及文化在两千多年间的演变,代表了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观点。《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续篇为《开放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新书热卖推荐:

《人权 法治 民主》 罗隆基著

郭道晖、章诒和、许纪霖、谢泳、雷颐、郭世佑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研究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解释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由于本书观点在中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海内外学术界也普遍受到关注,一般认为是中国十年改革时期重新诠释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理论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金观涛,现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刘青峰,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主编。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着的主要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等。

目  录
1992年增订本序言
第一章 一个古老的难题
 1.1 对思考的再思考
 1.2 以往学说的疑难
 1.3 问题的正确提法
 1.4 社会结构及周期性、停滞性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
 2.1 “大一统”之谜
 2.2 两个生动的比喻:“马铃薯”与“混凝土”
 2.3 儒生、官僚及语言、通讯工具
 2.4 郡县制、儒家国家学说及一体化结构
 2.5 封建大国的自发分裂倾向
 2.6 一体化功能之一:对分封制的调节
 2.7 一体化功能之二:限制人身依附关系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2.11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脆性
  宗法一体化结构可以使我们较深入地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独特的历史现象。
  中国封建大国最显著的特点是缺乏弹性,或者说是一种脆性较大的社会结构。什么叫脆性社会结构呢?它是指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结构三个系统都必须保持在相互适应的平衡态附近,其中任何一个偏离适应态到某种程度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崩溃瓦解。这种结构像一个脆而大的容器,其关系是僵硬的,一旦子系统偏离适应性,容器就要脆裂,而不是像橡皮袋子那样伸缩。
  比如,足够数量的自耕农以及中、小地主的存在,是供养官僚机构及乡绅县以下自治的物质条件。一旦经济结构过分偏离了这种状态,自耕农绝大多数沦为佃客、流民,维持大国所必需的各种赋税重担便落到少数劳动者头上,这时农民不得不为了生存而造反,官僚机构也随之解体,其后果是崩溃性的。[1]又如,在幅员辽阔的领土上,封建官员的流动性很大,这种官僚政治很需要跨地区的商业活动。同时,商品流通对领主经济也是一种瓦解力量,可以起到一定的遏制贵族化趋势的作用。但是商品经济过于发达又会危及地主经济结构,造成小农经济的衰落。
  ……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2010年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