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地方治理创新:中国协商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实践探索(领导干部悦读坊)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新常态下的地方治理创新:中国协商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实践探索(领导干部悦读坊)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8月01日
  • 开 本:128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0228211
  • 丛书名:领导干部悦读坊
作者:陈抗 刘臣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简介
新加坡是唯一被中国领导人点名学习的国家。自1992年邓小平发出学习新加坡的号召以来,中国政府先后派出大批官员赴新加坡参加培训和学习,使新加坡成为中国中高级领导干部海外培训的*国家,“新加坡经验”为中国政府破解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新常态下的地方治理创新:中国协商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实践探索》一书就是中国官员学习新加坡的一个副产品。本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中国官员培训项目负责人陈抗教授和赴新加坡学习的中国地方政府官员刘臣共同撰写,图书出版后还将用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中国官员培训项目。
本书从探寻中国地方政府推进协商民主和治理创新实践的视角出发,通过12个生动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在推进协商民主和治理创新方面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尝试。全书以生动的笔触对每个案例中的情境进行完整还原,描述了每个案例中利益相关方的立场、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地方政府公共治理的实践有所体悟、得到启发。同时,本书还通过概念和理论解析、阅读思考题等内容,帮助读者加深对现代公共治理概念的理解,启发读者对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可以说,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当前中国基层治理创新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特别适合地方和基层领导干部阅读。
作者简介
陈 抗 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项目主任;兼任《欧洲政治经济学杂志》编委,《经济学季刊》和《世界经济文汇》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主任、新加坡经济学会副会长、东亚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选择与公共政策、中国经济改革、政府的经济作用等。其论文发表于《国际公共行政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杂志》《经济系统研究》《世界经济》《中国经济评论》等国际学术期刊,著有《中国的转型经济:微观变化与宏观影响》一书。
刘 臣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现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曾任佳木斯团市委书记,佳木斯市前进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富锦市(县级市)市委书记等职。
目  录
目录


协商民主篇

百姓的事还是让百姓决定
——杭州市以民主促民生建立民主协商机制的实践探索
厕所分配引发的大讨论
我的庭院我做主
民情工作室的新角色
草根质监工站
我的城市我做主

群众自主建设美丽乡村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自序

协商民主与地方治理创新

新加坡企业家沈望傅发现新加坡的“不许掉头综合征”(No Uturn Syndrome),这个发现缘于他对新加坡交通指示牌的观察。在新加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只被允许在设有可以掉头指示牌的地方掉头,其他地方一律不许掉头。而在美国,车辆可以在任何地方掉头,只在设有不许掉头指示牌的地方除外。沈望傅认为,交通规则的差别反映了政府监管哲学的不同。一个是,我说可以做的你才能做,其他一律不许做;另一个是,我说不许做的你就不能做,其他的都可以做。哪种监管哲学更有利于创新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亟须创新的时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利益诉求愈加多元。这就像每天有许多新路出现,而且支路又生出更多分叉。监管者要插“可以掉头”的指示牌,不但缺乏信息,而且能力不足;整天忙碌、疲于奔命,吃力不讨好,群众还有很多意见。最致命的是:有的地方因为来不及“插牌”就不允许“开路”,结果严重限制了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
中央已经看到这个趋势,近年来提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口号,2015年还就加强协商民主发表意见,要让人民群众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参与协商,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推进协商民主和公众参与,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本书收集了12个案例,反映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与协商民主方面的创新活动。杭州、佳木斯市郊区、青岛、许昌的案例反映了地方政府建立协商机制,以民主促民生的探索。要改变“政府忙,百姓看;政府干,百姓烦”的局面,公众的参与是关键。这些案例可以用来介绍协商民主、准立法治理过程、参与式预算、准司法治理过程、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等概念。
深圳、上海市长寿路街道、南京的案例体现了社会组织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事实证明,社会组织在激发公民意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积累社会资本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案例涉及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一般性互惠关系、特殊性互惠关系、桥梁型社会资本等概念。
贵州锦屏县和广西浦北县的案例介绍了地方政府处理公地悲剧问题的方法。一个是通过明晰产权的方法把外部性内部化,另一个是组织群众实行公地自治。这两个案例可以用来解释科斯定理以及奥斯特罗姆关于公地自治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

 新常态下的地方治理创新:中国协商民主和公众参与的实践探索(领导干部悦读坊)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