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古改制 公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托古改制 公羊传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4846267
  • 丛书名:华夏文库
作者:陈慧琪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内容简介
《公羊传》为《春秋》作传,从口耳相传至汉代写于竹帛,成为阐释春秋大义*为重要的典籍之一。
  《公羊传》重在阐释《春秋》每一字词的内在含义,总结《春秋》大义。公羊学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的政治礼法制度起了重大作用。我们所熟知的嫡长子继承制、大一统思想,乃至近代以来西方进化论的传播,都离不开《公羊传》。
目  录
一 政治儒学之书
1从口耳相传到写于竹帛
2“外王”之学
——关注政治
3新的解经方式
——设问作答
二 阐释“春秋笔法”
1索隐派
—_探寻文字背后的意义
2批判者
——“讥贬绝诛”各不同
3“为新王制义”的经世取向
三 经世治国之义
1大一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1.从口耳相传到写于竹帛
  早期的书籍,和现代意义上的书籍差别很大。那时的人并没有著作权的概念,书籍往往很难找到确切的作者,在流传中又会遭到他人的窜改。所以了解一本书,就要从作者、流传人手了。
  《公羊传》,或者称为《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按早期命名的惯例,公羊,指的是姓公羊的学者;传,指的是对于经典的解说。从书名上可以看出,《公羊传》是公羊氏对《春秋》一书所作的解说。公羊氏就是本书的作者了。
  那么《公羊传》中所指的公羊氏是谁呢?在现存最早的文献目录《汉书·艺文志》中,东汉班固只是将《公羊传》的作者笼统地称为“公羊子”。子,是古时对老师或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公羊子就是指姓公羊的老师。这其实没有说明白。后人颜师古注解说是公羊高。《公羊传》旧时书上所题就按这一说法,注明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而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则有另一说法,署作汉公羊寿。
  为什么《公羊传》的作者署名会有不同说法?应该是谁?这一问题还要从先秦典籍的著述和流传说起。
  古时书籍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有纸质的书籍,更有传播迅捷的电子书。在先秦时期,知识传播最常见的方式是口耳相传。要想记录,只能书写在竹简上,既费时又费力,携带也不方便。同时也没有印刷术,书籍难以广泛地流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想要学习知识,该怎么做呢?
  当然这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很容易的。如果家中就有一位博学之士,在家学学就行了。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博学之士的家族中,子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孩从小就能接触到家族中的知识渊博之士,先人一步开始学习。古时,各类工艺技巧都能累世相传数十乃至百年,更何况士大夫阶层的学术传承?子承父业成为常态,世世代代垄断了知识传播,知识垄断阶层也就产生了。子承父业的学术传承后来逐步演变为家学传统,或者叫家法。
  而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学习知识就比较困难了。自学是不那么现实的,因为书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比较可行的还是拜师学艺。
  一个人带上包袱和学费,出去找个老师,做个门徒,倾听老师的口头传授。你会发现和你一起学习的,自然少不了老师的儿子,而且还有不少前来求学的人也会带上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同求学。大家相聚一堂,跟随老师,知识就这样在口耳相传中传播继承。

 托古改制 公羊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