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养和—礼之为用和为贵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礼养和—礼之为用和为贵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862048
  • 丛书名:静心访
作者:苏木禄 编著出版社: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目  录
上篇 修身:礼者,人之履也

第一章 礼修德: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 003
不学礼,无以立 / 004
百行德为首 / 007
忠孝是立身之本 / 0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0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016
第二章 礼修仪:成就庄重风范 / 019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 020
淡妆浓抹总相宜 / 023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 / 026
口容止,声容静 / 029
头容直,立容德 / 032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篇 修身:礼者,人之履也
第一章 礼修德: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儒家礼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问,《礼记正义》中有语:“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想要体现出礼仪的根本,就必须要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这种运用在心即表示我们对一切人、事、物恭敬的态度,进而体现于我们外在的行为上,所以礼重在实际践行:以礼修身、用礼行世,便可达到促进人际和谐之目的。
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非常崇尚礼仪,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曾经用六个字概括礼仪:“不学礼,无以立。”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从学礼仪开始,就很难有所成就。不仅中国的古人对于礼仪有严格的要求,就是在国外,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英国的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经说过:“礼仪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要小心养成的第一件大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礼仪就逐渐成为社会文明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都离不开礼仪。
那么,到底什么是礼仪?所谓的礼仪,就是要举止得体,谦恭礼让,律己敬人,遵守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礼仪就体现在遵守秩序,就体现在每一个微笑, 体现在每一声谢谢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体,对个人来说,具备文明素质,树立个人的荣辱观,这才是具备了礼仪的表现。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礼仪,那么国家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在新加坡, 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在这里,很多街头的指示和标语都是用英语书写的,一堆英语中间,却有一些警示文明礼貌的标语:“不许随地吐痰”、“禁止吸烟” 等,都是用中文书写的。问其原因,当地人的回答是:“因为这些不礼貌的行为大都是中国游客做出的。”对此,很多中国人都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羞愧情绪。原来,不文明也是国耻。
其实,从佛教的角度来解释礼仪,就是说要用“礼”这种方法来节制我们内心的贪欲,用“仪”来调和我们内在的性情。作为每一个人,不仅要真正的去了解礼,认识礼,还要去做一个有礼的人,这样以礼为基础,才能让自己谦恭有度,学会接人待物的艺术,才能让自己的事业有所成就。

 礼养和—礼之为用和为贵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