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佛教生死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图解佛教生死书

  • 版 次:2
  • 页 数:318
  • 字 数:183000
  • 印刷时间:2010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7425038
作者:释心田 著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编辑推荐
生为何事来?死往何处去?生死的课题自古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神秘而悠远。有生必有死,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实。然而死亡是否意味着一切的终结?佛教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
佛教早在2500多年前便已将生命过程的本质参透,它告诉世人,任何众生的生命都是由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四个阶段首尾相连构成的无限轮回。佛教对于生有的考察主要在于受生之苦-受生伴随着诸多痛苦,只有断绝轮回才能避免这种苦难;本有指从出生到濒临死的全过程,即我们所关注的有形生命,人的一生应怎样度过,不及关系到今生,更关乎死后及来世;死有即命终的一刹那;中有则是死后到转生之间的过渡阶段。对于死亡及死后的考察是佛教生死观中*有特色的部分;佛教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而应该被视为一个脱离生死轮回的契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了解死亡,才能够把握死亡所提供的契机。
本书的主旨便是以佛教的视角提示生命轮回的奥秘。图解方式的运用更令眼花缭乱的生命过程阐释变得像读流程图一样简单明了。读过此书,相信您将会对生死的命题拥有更加智慧的认识,从而更为积极有效地把握今生。
*深刻揭示生命过程真相的生死哲学,告诉你坦然面对生死的智慧。
采用全新图解方式解构生命全过程.像读流程图一样简单明了。
更有临终关怀的实用密法,给亡者*切实的助益。 
内容简介
  我们从何处来?死后又将归往何处?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曾多次这样问过自己。你以为生命是一截线段,还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螺旋?生命真的会在呼吸断绝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吗?不!早在2500多年以前,佛教便已将生命过程的本质参透,它告诉世人,任何众生的生命都是由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四个阶段首尾相连构成的无限轮回。
生有: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开始。
本有:从出生到濒临死的全过程,即人们所关注的有形生命。
死有:命终时刹那间的身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结束。
中有:死后到再生之间的神识。中有体现了佛教特有的灵魂观念,也是*启发意义的概念。
目  录
生命轮转的过程
生、老、病、死——释迦牟尼彻悟生命真相
编者序:破解生命轮回的真相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独特的佛教生死观
1.直面生死:人人都需要了解死亡
2.本书将指引你:破除恋生惧死的迷雾
3.人身从何而来:四大五蕴的和合
4.人生不可逃避的命运:生老病死
5.生命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
6.生命流转的直接动力:业
7.周而复始的循环:六道轮回
8.生命的实相:缘起有、自性空
9.生命的四大阶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独特的佛教生死观
1.直面生死:人人都需要了解死亡
死亡是什么
一个有情的心识,在过去世业力的牵引下投生,这种牵引的业力能住持多久,便决定了其生命一期的寿量。以人类为例,便是一期人生的寿量。人从出生起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其间呼吸有多少次,都是一个定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很难改变的;而一个造作了很多善业的修行人,或者一个造作了很大恶业的恶人,可能会让寿量有所增减。但无论如何,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而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就是死亡。
死亡的几种原因
在佛教中,死亡被划分为几种原因。由于降生是业力感召的结果,那么,在不遭遇寿命违缘和其他意外事故的情况下,寿量自然地耗尽,这是第一种:寿命自然耗尽的死亡;由于我们今生的财富受用等,亦是从前善业感召的结果,那么一旦福报享尽,可能就没有维持生命的资财器具,于是,这就构成第二种死亡:福报耗尽的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外的因素能导致死亡,它们被统归为九种原因:1.饮食无度,正如一个人暴饮暴食而导致死亡;2.食所不宜,即是说吃了不适宜(比如有毒)的食物;3.不消化而食;4.生而不吐;5.熟而持之,就是说大小便屏
闭不能排泄;6.不近医药,即当自己生病时不去及时地求医服药;7.不知于己为损为益,这是说对于寿命的维持,不知道怎样做是有益的、怎样做是有害的;8.非时非量;9.行非梵行,即是因性行为而耗损生命精华之精血,所谓的“马上风”就是一例。
……

 图解佛教生死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