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台湾地区马英九、林子仪大法官作序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外国法律与港澳台法律 > 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台湾地区马英九、林子仪大法官作序推荐)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1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325001
作者:廖元豪 著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内容简介

 

法律人版的“旅美小简”——美国法学院的1001

马英九和林子仪大法官作序推荐的法律人读书札记

 要知道,“法学”也有创造与感性的一面,“学法律”也可以刺激而有趣。
  如果您觉得法律刻板而枯燥,读法律书籍也都味同嚼蜡,那么赶快翻开这本小书吧!它会带您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全新法律世界!
  本书是作者三年异国求学期间点滴积累写就的读书札记,虽然主题都与法律有关,但却体现了一个法律人的思考与沉淀,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气息。
  “紫荆丘札记”——反映出一位留美法律学习者求学生活过程的缩影,使读者了解到在美国法学院学习法律的实际轮廓。
  “花城偶得”——是作者为了准备或复习课业而写成的读书心得以及针对美国发生的一些法律政治时事所作的评论。
  伴随着作者饱含情感的笔触与娓娓道来、平易近人的笔调,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一幅立体而新鲜的异国风情画卷!

作者简介

  廖元豪,【现职】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兼公法中心主任;台湾社会研究季刊顾问。

       学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法学院法学博士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法学院法学硕士
   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法学硕士
   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法学士


  【经历】东吴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2003-2004)、世新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法律学系兼任讲师(1998-2000)、月旦法学杂志副总编辑(1999)。
  【学术专长】宪法、行政法、反歧视法、移民法、美国公法。

目  录
自序:怀念在紫荆丘对话沉思的日子
第一部分 紫荆丘札记
 多元又刺激的法律教学方法
 中秋问候与读书感受
 与Aman院长谈比较法与指导论文
 与实务结合的法律教育与考试
 第一次口头报告
 教师节问候/与Brown老师对谈批判观点
 在学校举行州法院言词辩论
 丰富的法律资源
 国际学生(非J.D.生)的困境
 布鲁明顿秋景
 音乐会
 对大陆学生的感想
媒体评论

 

http://yuanyulai.fyfz.cn/art/537572.htm  

注:这本书,我正在阅读,相当精彩,因此提前推销给大家。这是一本集生活、学习、事业于一体的书。至于其他内容,我无需多说。马英九和大法官的序已经说得非常详细

 

 

http://blog.sina.com.cn/sisu1997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法律人版的“旅美小简”——马英九序
四十年前,陈之藩先生把他出国留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札记,出版了著名的《旅美小简》与《剑河倒影》。这两本小书风靡了至少一个世代的读者,让我们从文字中看到英美与台湾迥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体会到作者敏锐而充满热情的心灵。之后,金耀基的《海德堡语丝》,吴咏慧的《哈佛琐记》,也都以哲人与作家的笔触,展露了更深邃隽永的“留学”风情。在这些书中,一般读者可以体会到留学是多么丰盛的一顿知识飨宴;而曾经出国留学的人,或许更会有着“重温旧梦”的情怀。
三十年前,我自己也曾经是留学生,至今仍然怀念在美国留学期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可惜的是,留美的法律人虽然不少,但始终没有人写出一本《旅美小简》之类的书,让中文读者(尤其是非法律人)知道“法学”原来也有创造与感性的一面;原来“学法律”可以刺激而有趣。廖元豪教授的这本《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填补了这个空缺。
元豪兄2003年才从美国拿到法学博士返台任教,在学界还算新人。但许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不止在校园努力教学研究,同时也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更屡屡投书报章杂志批判时政。这种在象牙塔外,尚有知识分子改造社会的热情,更能撰写时论的法律人,在这一代青年实是难能。在我担任台北市长期间,元豪兄同时也是“台北市政府人权保障咨询委员会”委员。无论是口头发言或是书面资料,他尖锐而有力的观点总是让我印象深刻。在我最后一次主持委员会议上,通过了全台第一部地方政府的人权保护法——“台北市人权保护自治条例草案”。内容更采取了他的建议,把这个条例草案的适用范围,扩张到“禁止私人歧视”,并且加上有效的“罚则”。让台北市的人权保护,可与全球先进城市并驾齐驱。
如果读了这本《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我们就更可以理解元豪兄的活力从何而来。这本书汇集了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博士期间,针对生活、学习以及时事所撰写的许多札记。他在留学期间,就不定时地用电子邮件“天女散花”式地将他的经验与想法分享给台湾的友朋。很荣幸地,我也是“订户”之一。在公事忙碌之余,他的札记往往是一帖最好的提神剂。札记中所叙述的美国法学院教育方法,还有在他们夫妻留学生活中所碰到的所见所闻,总激起我不断回忆当年在哈佛大学与纽约大学法学院求学的点点滴滴。书中对美国的法律或政治事件所为的评论,也充分反映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怀。有时真佩服他:怎能在忙碌课业之外,还能写出这么多精彩可读的文章?
元豪兄的这本书,另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展现了一个法律人的“人文”气息。社会一般大众对于法律人,不是觉得奸巧机诈,就是感到胶柱鼓瑟,或味同嚼蜡。而在国家考试压力下,各校法律系所教授的内容,往往也偏重于考试相关科目或是注释法学的基础训练。但《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让我们看到“法律”与“法律人”的另一种可能。元豪兄虽然浸淫法律多年,但不像一般刻板印象中的法律人,只能写“天书”般充满术语的法律书状或论文。相反地,全书读来文笔流畅,叙述生动。他笔下的老师、朋友与环境,无不栩栩如生。读者看了,会忍不住想去布鲁明顿(Bloomington)这个小镇驻足,或是找机会去与他所写的几位教授对谈。同时,读者也必然可以看到元豪兄在美国这几年,思想是如何成长与转变的。读这本书,好像是陪著作者度过了这三年似的。这种文字魔力,就法律学者来说,是十分难得的,但这也是让法律跟社会更亲近的一个重要能力。

 美国法学院的1001天(台湾地区马英九、林子仪大法官作序推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