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产业 > 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

  • 版 次:1
  • 页 数:258
  • 字 数:26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50218864
作者:向勇, 陈名杰 主编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是2013年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的嘉宾演讲和对话,主要内容和观点涵盖以下领域: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文化软实力与美丽中国;特色文化城市与创意驱动力;数字出版与未来阅读;创意战略与文化影响力;百年文创力——两岸文化产业案例经典;文化内容跨界融合——新媒体、新业态、新趋势;三山五园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文化复兴。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前沿观点,而且结集了经典案例解析,有助于文化产业从业者了解*的产业动态和行业趋势。

作者简介

  向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管理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艺术创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在《学术月刊》、《北京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核心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和主持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委托的研究课题和地方文化产业规划项目数十项。
  陈名杰,1969年12月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海淀报》总编辑(兼)、圆明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兼)。与陈梧桐教授共同著作的《黄河传》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担任《圆明园研究》、《圆明园百景图志》、《圆明园园林艺术》等圆明园丛书编委会主任。

目  录
前言 2
第一篇 主论坛: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
第一章 中韩两国在文化产业合作前景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第三章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法与模式
第四章 中华文化的复兴是时代的要求
第五章 在第十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发言
第二篇 新媒体:文化内容跨界融合——新媒体、新业态、新趋势
第一章 传播管理与产业变化——基于创意传播管理(CCM)的思考
第二章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大陆文化创意产业的借鉴
第三章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五章 智能手机给新闻产业带来的挑战
第六章 文化产业挺进移动互联网
前  言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一次重要大会,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吹响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号角。十八大还特别提出,到2020年时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还提出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纵观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文化、科技与创意三者相互渗透生成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直接、更快速、更迅猛。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2013年1月,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以“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为主题,探讨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两翼,将如何推动和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历史使命。论坛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文锴、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韩国驻华使馆公使参赞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等官员和学者发表了重要讲话,与一千余名国内外嘉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探讨新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创新的建设方略与发展路径。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新媒体环境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新媒体环境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自工业革命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震撼力的事物,可以说,是新媒介。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创造了“在轮子上奔驰的人类”,那么,信息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创造了“在新媒介上腾飞的人类”!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实践已经显示,媒体融合的现实趋势形成了对一系列新型人才的需求。例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涌现出了“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journalism)这一新事物。主要是指公民作为主体参与到新闻活动中所带来的新闻模式变革,营造出多重呈现的新闻样态。一些国际知名报刊的网站如《纽约时报》《卫报》《波士顿环球报》《拉斯维加斯太阳报》《国家地理杂志》等都专门设计了能适应用户互动需求的版面。比如英国《卫报》,在英国大选期间考虑到那些对大选新闻不感兴趣的用户,它专门设置了可以在关于大选新闻和常规版面之间自由切换的用户选项。现在,在该报的“政治”专栏下,还设计了“流跟踪”(pledgetracker)应用,方便用户随时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选举信息。再比如《波士顿环球报》的版面则可以应不同终端的屏幕大小而相应地调整,能够自动适应各种大小的电脑显示屏、Pad显示屏和手机显示屏,无论用户使用何种媒体终端浏览,都会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国家地理》网站不仅有2D版本、3D版本供用户选择,还有卫星图或平面道路图相互切换。尤其是其中“互动地图”一项,比如在互动地图对马里兰的“ChesapeakeBay”地区的介绍中,通过加入气候变换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如对海底生物的影响、对人与建筑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等选项,让用户可以在互动中更好地体验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生态改变。《赫芬顿邮报》网页版,则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版本,其中内容、兴趣点会有所调整。
  人类创新活动的嬗变
  “参与式新闻”使新闻从业者所处的环境、所需的职业技能与以前大不相同,也为新闻业带来了一度的人才危机。据凤凰卫视的相关评论,到2011年,美国约有1/4的新闻工作者丢了工作。作为全球最早创建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将“媒介融合”作为全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专业设置方面,为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要求,重点培养“新兴媒介分析师”、“数据内容主任”、“互动媒体设计师”、“数据管理经理”、“多媒体传播助理”、“多媒体营销主任”、“移动媒体终端应用程序设计师”等新型人才。正因为这样,一些发达国家迅速探讨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哪些改革,这样的改革在今天中国大学里面则一般比较沉寂。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类社会的创新活动呈现创新主体大众化、自主化、青年化、创新机率倍增化的特征。博客、播客、微博客、社交网、当当网、淘宝网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开创者都是青年推手,创新呈现的巨大前景,由此让很多事实成为不可预料的,有丰富可能的,知识获取的社会环境结构在改变。三岁小孩已在上网,青年一代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已可谓无所不能,而且他们运用网络的能力,往往超过他们的老师。

 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