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现代化(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与现代化(上、下)

  • 版 次:1
  • 页 数:全两册
  • 字 数:69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239679
作者:觉醒 主编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内容简介
通过研讨,与会各位专家者对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准确的认识,并从中找出了不少对今天实现佛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有益的经验或教训。大家对太虚大师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若干共识,对佛教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处境和发展的趋向,也作了众多的设想,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内容。在“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学术研讨会落幕之际,我们谨将本次研讨会论文结集出版,期待与在家共享研讨成果,共扬大师思想,共谋发展大计,共创佛教未来,共建和谐社会。
  路虽漫漫,众志成城。我们相信,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有了教学两界的殊胜增上缘,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目  录

太虚大师与玉佛寺的因缘
重“禅”与重“性”
——学习太虛法师“中国佛学特质在禅”论断的一点思考
太虚的人生佛教思想略论
师父,我想对你说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
佛教在中国文化重建中的共性与不共性
——读太虚《文化人与阿赖耶识》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
中国社会的剧变与近现代佛教的转型
以圆融姿态面向新挑战的佛教
重视和弘扬人间佛教的慈善思想资源,为建构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服务
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重“禅”与重“性”
——学习太虛法师“中国佛学特质在禅”论断的一点思考
  太虚法师,中国近代著名僧人、佛教领袖。太虚法师长期在上海一带从事佛教弘法事业,1947年病逝于上海玉佛禅寺。太虚法师与玉佛禅寺有着特殊因缘。在太虚法师圆寂60周年之际,上海玉佛禅寺“为了纪念太虚法师的胜行功德,弘扬人间佛教思想,探索佛教应对现代化的经验”,特举办“经念太虚法师圆寂6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有特殊意义的。
  笔者近日阅读太虚法师的论著《中国佛学》,对书中提出的“中国佛学特质在禅”论断,深有启发。太虚法师的论断也推动了我进一步思考中国佛教的特点,思考的结果是,认为中国佛学的特质禅是建立在中国佛学重性,即重人的自性,重自性有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重自性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可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这篇小文提出这一看法,一是为了推动太虚法师思想的开拓研究,二是为了向同行讨教,以求获得正确的结论。
  下面拟先简述太虚法师对“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的论证,次述中国佛教重禅定与重自性的关系,再述中国佛教重自性的文化意义。
  一、 太虚法师对“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的论证
  太虚法师《中国佛学》共设五章,“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为第二章。第二章全文占全书篇幅一半多,是全书论述的重点。本章又设六节,依次分别论述“略叙因缘”和禅自东汉以来,迄至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

 佛教与现代化(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