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简明读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民俗文化 > 中国民俗简明读本

  • 版 次:1
  • 页 数:188
  • 字 数:166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602591
作者:万建中 著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本书用十余万字的篇幅全景式展示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延展与传承的演进过程,从生产贸易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岁时节令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多个侧面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卷。  

作者简介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学术论文170篇,出版著作有《中国历代葬礼》、《解读禁忌——中国民间散文叙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民间文学引论》、《中国民俗史·民国卷》、《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中国饮食文化》、《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等。
  先后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独立讲授的 “民俗学”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课程,《民间文学引论》被评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目  录

目 录
1鞭春牛与开秧门
2抬龙王神像求雨
3百工技艺
4行业祖师爷
5商业幌子
6行商小贩的货声
1感性的饮食观念
2菜系的形成
3吃“草”的民族
4美味在于调和
5民以食为天
6各地风味小吃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穴居与巢居
  中国古代民居沿着两条路线发展起来:一是“穴”居。考古发现太古之民如山顶洞人以天然的洞穴为居,洞内长12米,宽9米,可容几十人居住。洞分前后二室。前室在洞口处,为公共住宅,后室在洞的深处,是公共墓地。随着农耕的萌发,家禽家畜饲养的出现,人们为获取更多生活资料,或是仿照天然洞穴的样子,依高丘挖洞,扩大居住的天地,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或是从平地向下挖坑,坑面搭以茅草以避风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在坑中及周围立柱,再覆盖茅草避风雨,呈半居穴样式。西安6000余年前原始社会半坡村遗址的民居结构便是这样的。每座房都是圆形的半坑式、半居穴的样式。群居的周围,还有很深的壕沟,像后世的护城河。
  半居穴,已用了柱子,为后来的宫室奠定了基础。《易经?系下》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似待风雨,盖取诸大壮。”1984年,5000年前的近似殿堂式房屋建筑在甘肃秦安县大地湾发现,据考察,遗址原是一个大房间结构,其中“有主室、侧室、后室及门前附属建筑”。主室呈长方形,有五个大门。地坪光洁平整,分四层制作。其中一层竟是人造轻骨料制作的混凝土。是时,中国的民居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尤其是会使用混凝土,真令人叹为奇迹。
  中国民居的另一条发展路线是“巢居”。韩非子《五蠹篇》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有巢氏为我何方生民,史家也难定论。但自从河姆渡7000年前的干栏式木构民居建筑的重见天日,我们似乎觅到一点踪迹。有巢式的房屋建筑样式,大约是这种干栏式木房的前身。干栏式建筑在现今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能看到。它是以木为主要构架,上下二层,干栏下层通风透光养牲畜或放杂物或闲空,上层为人居住处。傣族竹楼实际也一样,仅竹代木而已。蛇虫野兽若来侵扰,一般不易登上干栏式建筑的高处。这与有巢氏的“构木为巢”是一样的。由“巢居”发展而成的干栏式建筑,也是上栋下宇,栋作为屋的脊梁,宇为屋檐。
  穴居与巢居是中国南北两大流域,两大文明中心,黄河文化源和长江文化源中因地理、气候、风土物产造成的两种居住样式。后因政治的一统,文化的交融,而统一成上栋下宇的基干的民居形式。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堂屋也是这种交融影响的产物。
    上栋下宇为基干的建筑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主梁和屋檐——脊檩是最要紧的。盖新房,关键是上大梁,由大梁定局。民间盖房,上大梁都得大事祈愿庆贺。梁上挂吉祥物,唱上梁歌,放高升,抛馒头,喝上梁酒。其重要性在人们对人的评价中也可看出。凡核心人物,人们习惯称其为“挑大梁的”或“顶梁柱”。
  风水宅基地

 中国民俗简明读本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