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12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3452377
  • 丛书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丛书
作者:杜涌涛 主编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内容简介
“钩沉”围绕着民国“过去的那些人”展开,张季鸾、成舍我、杨度、叶公超、苏曼殊、梁遇春、任鸿隽、翁文灏……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地“钩沉”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于此间一一复活,带给我们阅读与感慨的同时,更留无限思考。
作者简介
杜涌涛,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冰点周刊》主编。
目  录
序言
一、过去的报人
 张季鸾:民国故报人
 王芸生:彻头彻尾的新闻人
 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
 成舍我:我要说话
 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
 浦熙修:“天窗”记者
 彭子冈:不合时宜的天真
 雷震:倔强的笋心
 殷海光:孤独的自由
二、过去的政客
 杨度:货与帝王终书生
 陈布雷:一入侯门不自由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张季鸾:民国故报人
  被《大公报》老人、历史学家唐振常感慨为“于大公报研究卓然成家”的王芝琛,很笃定地认为,1941年8月19日发表的《我们在割稻子》,是《大公报》乃至中国报界在抗战期间最出色的社评之一。
  在病榻上接受记者采访的王芝琛,说起当年从父亲王芸生口中听到的有关这篇社评的酝酿情景时,有些激动,瘦削的身体微微颤抖着。
  1941年,日军对陪都重庆发动大规模轰炸。社评发表前一天,王芸生去探望已病人膏肓的张季鸾,与他谈起敌机轰炸的事。王芸生叹气道:“最近重庆很沉闷,我们何以报国人啊?”张季鸾说:“芸生,你只管唉声叹气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想个说法打击敌人。”王芸生回问:“敌机来了毫无抵抗,我们怎么可以用空言安慰国人打击敌人呢?”
  突然间,本已极度虚弱的张季鸾拥被而起,兴奋地说:“今天就写文章,题目叫《我们在割稻子》。就说,在最近十天晴朗而敌机连连来袭的时候,我们的农民在万里田畴间割下黄金稻子,让敌机尽管来吧,让它来看我们割稻子。抗战到今天,割稻子是我们第一等大事。有了粮食,就能战斗。”
  次日,《大公报》发表王芸生执笔的社评《我们在割稻子》。此后18天,张季鸾病逝,终年53岁。
  张季鸾在遗嘱中称:“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
书摘插画
插图

 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