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的特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艺术的特质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6122786
作者:郭继生 著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编辑推荐

  一部思接千载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图像史,一部可见可感可居可游的美的历程。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本书按中国艺术的分类方式,分门别类地讲述了中国艺术的源流与发展历程,各门艺术专章皆出自台湾一流艺术史家之手,从中国文化的整体语境地来理解中国审美意识的根源与中国艺术形态的特质。本书图文并茂,并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之便利,从中国文化的立场与语境出发,按中国艺术的分类方式来讲述中国的审美意识的源流与历程。艺术的历史,即视觉文化的历史,了解中国艺术之特质,可补文字记述历史之不足,去观看、触摸中国文化的历史。

作者简介
  郭继生
  1950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教于台大及美国威廉学院、耶鲁大学;又曾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加州大学(柏克莱)美术馆研究员及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史及考古学研究所。著作有《王原祁的山水画艺术》(1981)、《笼天地于形内:艺术史与艺术批评》(1990)、《挫万物于笔端: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文集》(1994)、《艺术史与艺术批评》(2007) 等。
  石守谦
  1951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艺术史组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兼任教授。曾获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著作有《中国古代绘书名品》(1986)(合著)、《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1996)、《经济史、都市文化与物质文化》(2002) (编) 等。
  陈擎光
目  录

导言 郭继生 
    赋彩制形——传统美学思想与艺术批评 石守谦 
    抟泥幻化——陶瓷艺术 陈擎光 
    家国重器——商周贵族的青铜艺术 陈芳妹 
    山川精英——玉器的艺术 邓淑苹 
    鬼斧神工——雕塑的艺术 颜娟英 
    无形之相——书法艺术 朱惠良 
    丹青彩绘——汉唐间绘画的发展 王耀庭 
    胸中丘壑——宋元的绘画 赖瑛瑛 
    纸上云烟——明清的绘画 郭继生 
    文房清玩——文人生活中的工艺品 蔡玫芬 
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 王镇华 

前  言
  序 言
  尹吉男
  《画》,首尾关照,仿佛是由三个断代史组成的一部绘画通史。以上是狭的“ 中国艺术”。
媒体评论

  著名学者杨天石推荐:由于政治环境的不同,所以多年来两岸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学者,在历史观、方法论、话语系统上有很大的不同。一段时期里,大陆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研究上有一个很突出的毛病,就是受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因这庸俗的社会学的影响搞得面目全非。这套“文化中国”丛书有别于大陆出版的若干同类书籍。而且雅俗共赏,达到了学术上的一种高明的境界。||| 林载爵:这一套“文化中国”丛书以118个题目全面性地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层面,组合成一幅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图像。撰写者一共96位,网罗了当时年龄约30到40岁的青年学者。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样一批受到西方式现代教育熏陶,对传统中国文化又有新见解的年轻学者已经在台湾出现,成为台湾学术界的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自然有着不同的视野与不同的解释。我们出版界感觉到有必要将他们集合起来,总体呈现一个全然有别于过去的中国文化的新观点与新解释。这些学者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乎都位居台湾学术界与文化界的重要位置,当年所发表的论点今天仍然具有新意,可以提供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视角。 ||| 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 、北京晨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以及凤凰网、新浪、中国新闻社等网站相继报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文化在经历近代的巨变之后,许多传统的观念在急速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淡忘,或逐渐被西方思潮所掩,这是历史所造成的时间隔绝。这种隔绝直接地影响到我们对古代艺术的欣赏与批评。艺术并无绝对的真理,过去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地只为提供资料以便现代人求证他的新理论而已。历史的过去自有其内在的整体性,而文化亦自有其不假外求的自足系统。就如同研究一段文句,总不能“ 断章取义”一样,艺术品亦有其存在的脉络,脱离其存在的脉络便无法有正确的了解。美学思想以及批评理论便是这个脉络中的主要构成因素。
  “ 道”、“ 艺”、“ 心”与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在中国历代有关艺术理论的作品中,一致认为“ 道”“ 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似乎是为了“ 道”,艺术才有存在的意义。在这功能观点作用的同时,传统理论更进一步地以为这主宰天地宇宙的“ 道”便是艺术的内涵所在。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一开头就说:“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1 ] 他所说的“ 成教化,助人伦”便是着眼在艺术的教化功能上,而“ 穷神变,测幽微”以下即讲艺术的缘起在于天道主动的感发,而所谓的“ 神变”“ 幽微”等天道所具便是艺术存在时即随之而来的内涵意义。在这里,张彦远不仅提出了艺术的功能问题,他所谈的实际上更及于艺术的本质问题。由于绘画是“ 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故而绘画本身就已包含了天地宇宙那神秘的“ 道”在内而为其主体了。在此,人为的“ 述作”工夫根本不是项重要的因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具有一种自发性的联系,因为艺术家有其特异的禀赋,故而这“ 道”便透过他的媒介而自然流露出来。好似宗教里的先知一般,在理论上,先知并不用费尽心思来论理作文,天的旨意自然能够经由他的特殊感受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艺术的特质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