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都市:捕捉光线的建筑结构(以权威的视角、中立的姿态介绍世界范围的新锐建筑师及其作品和理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科学 > 建筑与都市:捕捉光线的建筑结构(以权威的视角、中立的姿态介绍世界范围的新锐建筑师及其作品和理念。)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9月06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铜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0993324
  • 丛书名:建筑与都市
作者:《建筑与都市》中文版编辑部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编辑推荐
建筑师们乐于追寻自然光线的本质,探索形形色色的采光方式,诸如渐变光、洞穴幽光和模拟穿过枝叶的阳光,以此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
亨利?拉布鲁斯特以设计采光建筑见长。2013年春,“亨利?拉布鲁斯特:采光建筑”的展览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本书则以该展览的序言文章开篇 ,拉布鲁斯特所提出的诸多课题以及他的解决方案在当时便意义深远,至今亦不曾过时和失色。
当今时代,新兴科技日新月异,如虎添翼的建筑师们又当如何处理建筑结构的自然采光问题呢?本书将向读者介绍决定建筑体量感的光线及其为建筑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采光为主题,考察建筑结构如何营造出不同的采光特质。书中收录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采光建筑杰作,读者不仅能从中发现建筑结构上的科技创新,也能看到建筑与当地文脉及自然环境的呼应与融合。
作者简介
《a+u(建筑与都市)》编辑部于197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致力于以权威的视角和中立的姿态介绍世界范围的新锐建筑作品。
目  录
论文:亨利·拉布鲁斯特:采光建筑
科琳·贝利叶、巴里·贝赫多、马克·勒克尔

尼耶托与索维汉诺建筑师事务所
科尔多瓦当代艺术中心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
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

奥斯陆事务所与AWP建筑师事务所
灯笼馆

哈里里与彭塔里尼建筑师事务所
南美洲巴哈伊灵曦堂
前  言
本期a+u介绍了“捕捉光线”的建筑结构。
建筑师们乐于追寻自然光线的本质,探索形形色色的采光方式,诸如渐变光、洞穴幽光和模拟穿过枝叶的阳光,以此营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本期以采光为主题,考察建筑结构如何营造出不同的采光特质。本期收录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采光建筑杰作,读者不仅能从中发现建筑结构上的科技创新,也能看到建筑与当地文脉及自然环境的呼应与融合。
2013年春,“亨利?拉布鲁斯特:采光建筑”的展览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期刊载了该展览的序言文章。亨利?拉布鲁斯特以设计采光建筑见长。举前巴黎国家图书馆项目为例,拉布鲁斯特根据图书馆的空间功能精心打造采光方式,阅览室采用天顶采光,令读者沉浸于一片平和静谧之中。为此,建筑结构采用了当时的新型材料——铸铁。策展人在展览序言中写道,拉布鲁斯特将新型材料、施工工艺和空间功能全面结合,营造出建筑整体形象,这种开创性的设计方法极具标识性,为今天的建筑师所师法和传承。当今时代,新兴科技日新月异,如虎添翼的建筑师们又当如何处理建筑结构的自然采光问题呢?本期将向读者介绍决定建筑体量感的光线及其为建筑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面向过去的空间
建筑总是不断地从隐藏于我们记忆中的图像中汲取灵感,那些最初模糊的概念会逐渐变得明确而清晰,而后竟然发展成形,奠定了项目的起点和基础。也许这便是为什么在当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方案中依稀回响着至今依然在科尔多瓦留香不去的西班牙伊斯兰文化韵律。全球一体化席卷而来,冲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该项目致力于采取全新角度诠释西方文化,超越千篇一律和陈词滥调,对抗同质化趋势。
时下盛行所谓高效和灵活的中性通用空间。我们对此不以为然。我们认为,理想建筑应当地域特色鲜明,历史底蕴深厚;建筑内的各个局部空间都独立成形,而建筑本身的规模、用途以及空间特质则随时间推移或功能需求而变化、扩展。一直以来,我们极为推崇伊斯兰艺术所蕴含的几何法则,古代伊斯兰艺术家、手工艺人和建筑工匠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清真寺内的多重各向同性空间。清真寺建筑包含多个立面,以圆顶和蜂巢结构为标志,其窗棂和铺地上排列着装饰性图案,图形规律和铺陈节奏取材于伊斯兰传统诗歌和民间故事。
某些文学作品的组织结构是由一个故事包含另一个故事,层层嵌套,无休无止。与此类似,该项目设计了这样一套系统:首先,采用正六边形作为基本构成的几何图案;而后将之不断重复摆放,生成序列空间;每一个正六边形又内含三种不同形状的小六边形平面,面积分别为150m2、90m2和60m2。经过排列组合,三种不同的小六边形平面产生不同的空间序列,形成一个展厅空间。艺术家的工作间位于一楼,实验室位于二楼,都与展厅连通,且不设明确隔断因此,艺术作品可直接摆放在工作间里展出,而展厅有时也可充当艺术创作场所。会议大厅被称为“黑盒子,适用于戏剧演出、举行会议、电影放映以及音像展览。该建筑摒弃了中央集中式的空间组织方式;其空间中心无处不在,从一间展厅转移到另一间。所有展厅由公共步道连接成一个空间序列,可满足多种功能需求。整座建筑就像一处十字路口和聚会场所,人们来这里参观装置,观看展览,在咖啡馆休憩,在媒体中心驻留,在“黑盒子”中等待表演开始,或是远眺瓜达尔基维尔河的风景。
该项目的建筑材料着重体现其艺术工场的特色。室内墙板、天棚和连续地面全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各间展厅都能独立使用。电子、数码、音响和照明设施无处不在,系统完善。该建筑外观形象鲜明独特,立面与各展厅的平屋顶和坡屋顶全部采用不透明的GRC(玻璃纤维加强水泥)多孔预制板。项目采用工业化系统的构造概念,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隔热性和亮度,不仅保证了建设施工的精确度和合理性,也有利于项目整体的统一性。朝向河水的立面最具表现力,形如一扇屏风,多边形孔洞背后安装有黑白单色LED 地图,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视频信号,生成图像和文字反射在河面上,成为该场所特有的装置作品。
书摘插画
插图

 建筑与都市:捕捉光线的建筑结构(以权威的视角、中立的姿态介绍世界范围的新锐建筑师及其作品和理念。)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