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信息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信息检索

  • 版 次:1
  • 页 数:231
  • 字 数:371000
  • 印刷时间:2003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10582155
作者:刘俊熙 等编著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洁明了地介绍了社科类文献信息的一般概念、检索原理、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社科类光盘数据库检索和网络资源检索,并以具体实例和图解方法讲解了光盘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检索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全书内容新颖,自成体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加以整体的、有效的融合;检索实例丰富,步步加以引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社科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及图书馆情报工作人员学习文献信息检索时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社科文献概述
 1.1 文献概述
 1.2 社科文献的基本特征
 1.3 社科文献类型综述
第二章 社科文献的交流
 2.1 文献交流概述
 2.2 文献传统交流模式和网络交流模式
 2.3 文献交流模式的展望
 2.4 信息交流新概念的探讨
第三章 文献检索原理
 3.1 社科文献检索概述
 3.2 文献检索方法
 3.3 检索效果的分析及评估
 3.4 关于文献检索的几个问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社科文献概述
1.1 文献概述
人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基本上有三种: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它是属于人们主观精神世界的东西。它只有当以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时,才能为其他人所感知。存在于实物中,如古文物、样品、样机、物品等。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实物而获得某种知识。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例如刻在甲骨上、印在纸上、摄在感光胶片上、录在磁性载体上,这就是文献。
古往今来,社会的变更、朝代的兴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荣辱以及文化的发展,无不通过各种各样的文献记载而得到反映。应该说,文献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一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活动的记录,是人类精神财富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和反映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及水平,汇集着世世代代的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然世界认识的结晶,记载着无数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反映着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础。
  1.1.1 文献的产生与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献源远流长。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夏代就有了最早的文字,相传在所谓“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典籍,那时的文献被称为“三坟”和“五典”。在三四千年以前的殷商时代就有了最早的图书——甲骨文。书册的“册”字和典籍的“典”字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尚书·多士》亦载:“……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典有别,进而说明当时的文献已有了统一的形式。《尚书》中保存的商代文献“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
在一段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文献基本上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献的产生和交流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后者又反过来促进前者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发生了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和以英国为首的工业革命,单一类型的图书已不足以适应人类进行科学交流和生产发展的需求。从17世纪起,期刊、专利说明书、会议录、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科技档案等具有各自独特内容、结构和特征的文献渐次应运而生。所以文献这一概念在世界各国都有一部漫长的历史,它随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曲线而发展、延伸。所谓文献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实质上就是知识内容、记载形式和物质载体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

 网络环境下社会科学信息检索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