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转型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互联网与转型中国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60314
作者:李强,刘强 主编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角度对互联网进行观察。作者认为,互联网起源于西方,与西方社会的“个体主义”文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性,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的冲击是根本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正在重新塑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结构。互联网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受到现实社会的限制,形成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构,这种新的社会互动推动中国社会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
  李强 1978~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1985~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大学的访问教授。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社会学组召集人,民政部、北京市政府政策咨询顾问,北京市政府参事,等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城市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等。主要著作有《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2013)、《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2012)、《社会分层十讲(第二版)》(2011)、《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2010)、《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09)、《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2000)、《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1993)、《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1989)等1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多次获得学术奖励。
   刘强 1985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2004~2008年在内蒙古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2011年在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2014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起任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等。曾在《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撰写的文章收录于《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2013)、《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第四卷)》(2013)、《中国道路与国家形象》(2013)、《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2)等书籍。
目  录
第一章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互联网被引入中国
第二节 互联网蔓延信息高端部门
第三节 互联网进入民众视野
第四节 互联网全面渗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第五节 互联网影响和改变中国社会
第六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和不足
第二章 互联网研究综述
第一节 互联网研究的先驱
第二节 国内社会科学对互联网的研究
第三节 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中外互联网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日本的互联网与日本社会
第二节 美国的互联网与美国社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前  言
  传统上,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社会,譬如社区,强调的是在一定的地域上、有着面对面交往关系的人群。然而,互联网兴起以后,“虚拟社会”“虚拟社区”开始出现。而且,在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的助力下,跨空间的网络社会迅速普及。虽然人类在发明了信件、电报、电话以后,早已存在跨越地域的交往,但是,那时候手段毕竟十分有限,人与人的交往还是依赖着某些有形的物质,所以,“虚拟社会”“虚拟社区”是早期社会学家想象不到的。
  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惊人。曾经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关系社会”的特征十分突出,那时人们的交往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实现的,因为跨空间的人际交流手段极为有限。电话机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此前,它一直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绝大多数老百姓只能使用公用电话。电影《牛三斤》里,看公用电话的人用大喇叭喊话:“牛三斤,你的媳妇问你最近还回来吗?”这是当年老百姓传递信息的真实写照。
  而今天,互联网的出现,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方式。接近14亿的中国人所组成的是“人口超巨型社会”。“人口超巨型社会”一旦有了共同的互联网平台,其“社会参与力”或“社会参与度”会令我们感到极为震惊。各种各样的网络参与,包括网络水军、网络运动等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
  互联网的威力再次印证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技术,互联网社会则体现了新技术的兴起再一次改造了人类社会自身。技术进步会导致社会制度的变迁,我们都熟知马克思的那句名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将生产力发展视为最初的动力,显然是强调技术进步对于社会关系变革的重大意义。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此后,他在其专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指出,技术,特别是“新智能技术”,对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具有巨大影响。1996年,曼纽尔?卡斯特历时12年创作的《网络社会的崛起》出版。这些都是社会学学者关于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的最初探索。近年来,国内社会科学界对于互联网的研究也一时蜂起,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都在对互联网领域进行探索。尤其是,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电子商务、移动通信形成的大数据、云计算让学者们感到振奋,学者们憧憬着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能给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带来变革。
  中国的社会学学者当然更加关心互联网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书就是从社会学角度对于互联网的观察,大体上从个体、社会互动、群体、文化和社会结构这几个层次,分析了互联网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与转型中国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