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7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498629
  • 丛书名: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
作者:道格拉斯·伯纳姆,马丁·杰辛豪森 著,丁岩 译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针对尼采重要著作——19世纪哲学的关键文本——的导读性作品。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争议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悲剧的诞生》——他的*部著作——是一个经典文本,它对那些试图理解和发展尼采思想的人而言仍是必读书目。本书对这一极其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作品提供了一个简洁、易于进入的指引,它是特别为那些*次接触尼采的学生而写就的。 
内容简介
如果要问,读者(包括一般读者以及对尼采有特殊兴趣的读者)在阅读尼采发表的第一本著作时,能够得到什么益处,最简短的答案将是: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书,它简明扼要地将19世纪思想的方方面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此书不仅为尼采其他的作品做了铺垫,也为19世纪后发生的文化及思想运动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第1章和第2章,我们将论述对尼采影响*的几个事件,其他的影响会在本书主体章节(第3章)陆续提到。在第4章,我们会介绍《悲剧的诞生》一书发表后的反响,被读者接受的情况,以及它的长远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伯纳姆,英国斯坦福郡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康德的判断力哲学》(2004)、《阅读尼采》(2007)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2007)。

 

马丁·杰辛豪森,英国斯坦福郡大学英语系高级讲师,他出版过文化和艺术史、批判和文学理论,以及电影等领域的书籍。

 

 

译者简介

丁岩,奥克兰大学翻译学博士,好与文字为伍,喜欢哲学和科技,译作包括《跨越闺门:明清女性作家论》、《导读尼采》等。
目  录
导言

1 背景
尼采对《悲剧的诞生》一书的看法
《悲剧的诞生》之起源与方向:几个关系

2 主题概述
《悲剧的诞生》作为不合时宜的沉思:危险关系
《悲剧的诞生》的意图、形式和结构

3 文本阅读
《自我批评的尝试》
前言:艺术、瓦格纳和战争
第1节 日神和酒神:艺术动力及“生命观”;正视新的美学科学。注:尼采与达尔文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重复和变化是尼采作品最明显的两大文体特征,我们会尽量帮助读者拨开迷雾,揭示尼采的真实意图。尼采文本的另一个特征是大量使用隐喻,尼采通过使用隐喻来进行学术批判,甚至有点反学术的意图。尼采的学术批判主要是针对既有学术领域(比如,文献学[尼采的老本行])长期以来形成的毫无生气的、僵硬的概念性语言。尼采的第二个批判对象是现代哲学中的概念性语言。尼采认为,如果隐喻是人类交流中最接近外部“事物本质”(true nature of things;叔本华语,尼采多次引用,参见第16节)的语言形式,那么所谓概念只不过是干涸的隐喻。概念经久使用,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本的直观意义:概念已经忘记了它们曾经也是隐喻;它们与最初表达的意义再无任何关联。在反对“学习”这种死板语言的同时,尼采倡议创建一种更具洞察力的、更根本的、更具活力的,甚至偶尔带有诗意的语言——简言之,更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参见第8节,注:尼采的语言哲学),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以此为目标。认真对待尼采在语言上的实验(本书的做法),使类似本书的导读书陷入一个方法论的困境。若要帮助当代读者深入理解《悲剧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逆转尼采的哲学风格,则需概念化《悲剧的诞生》中的隐喻语言并对此进行解释。因此,导读本身就与尼采决心改革哲学风格的目的背道而驰,也有违尼采倡导的修正概念性写作的哲学标准。莎拉·考夫曼(Sarah Kofmann)在她的著作《尼采与隐喻》(Nietzsche and Metaphor)中提到了(并解决了,我们认为)这个方法论的难题。她提出,以尼采的语言风格来评论尼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这样做有害无益。考夫曼说,“我们需要以概念性语言写作,但必须牢记,在这种语言中,概念的价值并不高于隐喻,且概念本身即是浓缩的隐喻”,这种方式更接近尼采的风格;考夫曼也指出,更有意义的做法是“写作的同时进行谱系学解读,而不是以隐喻的方式写作;贬低概念的同时提倡隐喻,这才是标准做法”。所以,我们将采取这样的做法:用传统学术写作的方式解释尼采的意图,同时也会指出这种学术写作方式的不足之处。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