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养生祛病

当前位置:首页 > 保健/养生 > 中医养生 > 阴阳平衡,养生祛病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206472
作者:萧言生 著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编辑推荐


集传统养生文化之大成,教现代人如何用阴阳平衡之法来养生祛病。

著名医学专家、经络养生大师萧言生又一扛鼎力作。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内容简介

阴平阳秘,是《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高度概括。阴平阳秘,即阴与阳在保持各自功用和特性的情况下,通过相互作用所达到的整体协调状态,是对生命活动中各种功能之间复杂关系及有机联系的抽象概括。正常人,其“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可综合体现在经络调畅、九候若一、脉应四时、寒温相守、形肉相称、气血和调、脏腑相协等方面。倘若阴阳失调,上述生理过程必然失常,一旦阴阳之间失去相互维系的关系,“阴平阳秘”即告瓦解,生命就会终止

 

 

 

作者简介
萧言生,原名萧言菘,自幼秉承家学,研习中医。后师承中医大家,专研人体经络,获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已出版的《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儿童经络养生经》、《女人经络养生经》及《老年人经络养生经》等书,因其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效果明显而畅销全国,深受大众读者的喜爱
目  录
第一章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
 阴阳协调奠基中国古代养生文化
 何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房屋结构要讲究朝阳背阴
 阴平阳秘,不治已病治未病
 阴阳要平衡,有补还得有排
 睡觉也分阴阳
 阴阳学说与音乐养生
第二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顺时养生的总原则
 养生应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
 春起生机,春天养生
媒体评论
人体是一个无为和自足、平衡的系统,如果我们偏离了无为、平衡的本性,是必然要生病的。
                       ——曲黎敏
养生之道,平衡是根本,你掌握了平衡养生的道理。你就懂得了健康长寿的根本要领。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
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人,往往说阴阳是玄虚的,是巫术或者算命先生的把戏。其实,阴阳学说一点也不玄虚,它是古人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观察、总结之后提炼出来的普遍规律。
古人开始观察自然的时候,体会最深的东西首先应当是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出现。经过多年的体验之后,聪明的古人就会思考,对比强烈的白天和黑夜,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答案“很容易”地就浮现出来:是太阳的光照。因此,无论中外,都普遍存在着对太阳的崇拜。
古人另一个体会比较深切的感受是炎热与寒冷,是水与火。炎热的夏天,经过缓慢而悠长的时日,不可逆转地转化为寒冷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同样经过悠长而缓慢的变化,不可逆转地要到达夏天。这样的体验,一次一次地出现,古人不断积累,不断思索,就想找到其内在的原因。也就是说,古人发现,寒暑冷暖变化的背后,一定有什么规律在支配着,或者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日月星辰的运动。
有了太阳,就有了光明,就有了温暖。背离了太阳,就会产生黑暗,就会有寒冷。火与太阳一样,也有光明与温暖的属性,而且火还有向上、向外、轻盈易动的特性。水与火的性质相反,寒凉而且向下,沉静而质重。古人有了用火的经验,也有了测量日晷、观察寒暑变化的“实验”,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出现了。经过千万年的观察、总结,古人逐渐形成了阴阳的概念。
古人认为,凡是温暖、向上、向外、光明、活动、清虚的物质属性,都是属于阳的范畴;与阳恰成对比的就是阴,凡是寒冷、向下、向内、黑暗、静止、浑浊的物质属性,都属于阴的范畴。比如,四季之中,春夏季节因为温暖暑热而属阳,秋冬季节由于寒凉清冷而属阴。一天之中,白天因为光明温暖而属阳,夜晚由于黑暗寒凉而属阴。因此,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阴”与“阳”,是天地之间最根本的规律;是划分、归类万物最高的纲领;是一切量变与质变的力量源泉;是万物产生和死亡的根本原因;宇宙之间鲜明的巨变与微小的变化,都是由阴阳的变化引起的。因此,治疗疾病必须从根本上找原因,这根本的原因就是阴阳。
书摘插画
插图

 阴阳平衡,养生祛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